【省媒看隴西】發揮中醫優勢,護佑百姓健康!

“中醫藥治療效果好,而且又便宜,全力護佑著百姓的健康!”7月28日,在隴西智慧中醫堂接受中醫治療的患者劉剛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6歲的劉剛得椎骨質增生好幾年了,每次特別疼的時候就來這里治,每次1個小時,治完就回家,經過針灸、拔罐、按摩等綜合治療,現在病情大有好轉。

這里的一位醫生說,每天200多名患者接受推拿、督脈灸、蠟療、牽引、拔罐、刮痧等中醫治療,患者多的是本地人,也有來自武山縣、甘谷縣、通渭縣的,還有外省(市)慕名而來的。

距離隴西縣城15公里的隴西縣云田中心衛生院中醫館,即使農忙時節每天也有10多名患者在這里接受中醫治療,農閑時節每天就診治療的有三四十人。

“每天上午,張主任負責的幾個治療室里面人擠人。”衛生院院長王鋒說。

王院長說的張主任,就是該院中醫科主任張春梅,2009年大學本科畢業至今一直在這里工作。

張春梅最忙的一次她至今記得很清楚,從8:30到11:30,不間斷地給24名患者做治療,有針灸的、有拔罐的、有推拿的、物理治療、有熏蒸的……

“那個上午真是忙,從沒有過的忙,12:30才下班;不過,在我們農村衛生院這么忙的次數不多。老百姓在我們這里看病,中醫能治療的絕不用西醫,中醫治療費用報銷比例在80%-90%,百姓認中醫,治療費用很便宜。”張春梅說。

據王鋒介紹,經過多年的發展,國醫堂能夠開展火針療法、冬病夏治三伏貼、針灸、蠟療、艾灸、火療、刮痧等10類30項中醫適宜技術,內外臨床科室、村衛生室連鎖式推廣火療、刮痧、艾灸、拔罐、鹽熨、熱敷、熏蒸、貼敷八項基本中醫適宜技術,轄區內13個村衛生室均可開展中醫藥特色服務。

同時,衛生院每年上下半年舉辦本鄉鎮中醫節,其間為群眾免費提供多項中醫適宜技術體驗,并舉辦“健康沙龍”“中醫適宜技術十進家庭”和群眾中醫適宜技術大賽,在群眾中評選出中醫健康達人,逐步讓中醫藥保健知識深入群眾心中。

今年55歲的云田鎮大道村村醫趙忠,1985年7月開始隨父從醫,38年風里來雨里去,護佑著鄉親的健康。曾獲定西市公共衛生工作先進個人、全省“優秀鄉村醫務工作人員”、全縣“十佳村衛生室”、全縣基層中醫適宜技術個人獎、全鎮村衛生室先進個人榮譽。

全村6個社495戶2246人,65歲以上老年人318人,高血壓250人,糖尿病30,兒童158人,孕產婦21人。哪家老人有什么病,吃什么藥,趙忠清清楚楚,而且還記錄在檔。不論刮風下雨,炎炎烈日、冰天雪地,還是半夜三更,村民有需求,他都會上門送醫送藥。

王鋒說:“趙忠60平方米的衛生室,經常被患者擠得滿滿當當,是因為他的服務好、醫術高。遇到治不了的病,他及時聯系我們衛生院進行轉診,確保患者得到及時救治。”

一個是村醫趙忠,一個中醫科主任張春梅,他們數十年如一日不挪地方,始終堅守在農村醫療衛生一線,不是他們沒動過“挪動”的心,而是不能挪。因為,農村不僅有他們的至親,更多的是認可他們醫術的患者。

“軟硬件條件好的醫院,不是我不想去,而是去不了,也不能去!”張春梅說。

作為甘肅省中醫藥產業發展核心區,定西市充分利用中醫藥特色和優勢,建設中醫醫療服務、中醫養生保健服務和中藥產業協同發展的一流中醫藥產業試驗區。目前,定西市中醫藥產業布局逐步優化,中藥質量大幅提升,中醫藥產業已發展成為全市戰略性主導產業和鄉村振興富民產業。

截至目前,定西市所有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建成中醫綜合治療區或中醫館,可以提供10項以上中醫適宜技術服務,所有村衛生室均可提供中醫藥服務,基本形成以公立中醫醫院為主體,中醫藥專科專病和綜合醫院中醫科為重點,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村衛生室為基礎,民營中醫醫療機構為補充的城鄉中醫藥服務網絡體系。(文·圖:新甘肅·奔流新聞·蘭州晨報記者 武永明)

來源:奔流新聞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