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家蕩“健康體檢”報告出爐

2025年底前南湖區將完成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名錄內河湖健康評價工作

湘家蕩“健康體檢”報告出爐


(資料圖)

■記者 褚晶君 通訊員 吳美勤

本報訊 近日,南湖區湘家蕩的“體檢報告”出爐。根據報告,湘家蕩屬于健康河湖,河流狀態為“健康”狀態。

“這份‘體檢報告’可以幫助我們發現河湖存在的問題。對于接下來如何管護湘家蕩,也更加得心應手。”南湖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評價結果直觀真實展現了湘家蕩的健康狀況,也反映了全區河湖管護與治理取得的成效。

近年來,南湖區縱深推進河湖長制,抓實治水基礎工作,鞏固提升污水零直排建設,全力推進美麗河道、水生態修復工作,靶向整治“找尋查挖”無死角行動,確保河湖安瀾,碧水長清。治水多年,全域水環境向好向美鞏固提升。

但是也要看到,南湖區河湖數量眾多、水系發達,河湖管理保護問題極為復雜。“單純通過河長巡河,只能解決河湖體表存在的問題,河湖內在的健康問題難以解決。”該負責人說。

河湖健康評價是通過專業化、精準化、信息化手段,全方位為河湖做一次系統體檢來判斷健康發展的狀況。“經過治理,河湖面貌煥然一新,肉眼可見水清岸綠,但是這種通過感官來判斷水質,缺乏科學性。”該負責人表示,“河湖健康體檢”摸清河湖健康狀態,科學分析河湖問題,逐漸實現河湖長效化管理,讓河道治理“對癥下藥”,治好“沉疴痼疾”。

今年,南湖區制定了《南湖區河湖健康評價實施方案》,統籌安排、分步實施,科學、動態掌握河湖健康狀況,為管理、保護、治理河湖提供有力支撐。按照《方案》,南湖區計劃于2024年底前,完成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河湖名錄內流域面積1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水面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湖泊的健康評價工作,到2025年底前完成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名錄內河湖健康評價工作。

“南湖區負責實施10條河道、1個湖泊。”該負責人表示,目前,南湖區已完成嘉善塘、湘家蕩等河湖健康評價工作,還需完成9條河道的健康評價工作。

此前,水利部出臺了《河湖健康評價指南(試行)》,浙江省印發《浙江省河湖健康及水生態健康評價指南(試行)》,對河流及湖泊制定了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表”。南湖區根據兩份指南,結合河湖實際,為每條河湖制定了更適合的體檢標準。“本次對湘家蕩主要是從水生態質量、社會服務功能、河湖管理水平三大準則來進行健康評價,具體又細分了基本生態水位滿足程度、富營養化狀況、湖泊連通性指數、魚類保有指數等12個指標。”該負責人介紹。

接下來,南湖區將通過健康評價查出河湖管理保護重難點問題,進一步完善“一河一策”管理保護方案,積極解決影響河湖健康的重點難點問題,真正做到因河施策,不斷提升河湖管護的能力和水平。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