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熱點:農業(yè)托管平臺發(fā)布農時需要,農機公司以“團購價”集中承攬服務,“網約收割機”開進麥田


(相關資料圖)

麥收時節(jié),熱浪滾滾。這幾日,在山東聊城冠縣崇文街道幾個村的麥田內,冠縣德隆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的4臺“網約收割機”正在麥田中來回穿梭。小麥收割完成后,該公司的幾臺玉米播種機隨即開展播種作業(yè)。

“街道內有1500多畝地需要收割、播種,我們公司此前平臺上競標成功集中承攬服務,這幾臺機器不出村也能干上三四天。”公司總經理王洪周說。

王洪周所說的平臺就是今年3月份正式上線的冠縣農業(yè)托管全產業(yè)鏈要素交易服務平臺,該平臺將農業(yè)生產托管的全產業(yè)鏈根據需求屬性分為農資采購、農機服務、灌溉服務等八大類。

記者了解到,根據不同的農時需要,各村會將農戶的具體需求統(tǒng)計好后統(tǒng)一報到鎮(zhèn)街,由鎮(zhèn)街在平臺發(fā)布需求。需求審核通過后,農機公司便可在“冠縣托管”App中報名參與競價。據了解,此次冠縣崇文街道1558.39畝土地的收割、播種服務,起拍價為148482.6元,冠縣德隆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最終以110482.6元的價格競標成功。村民需要支付的收割費用由每畝地70元降到54.1元。

“往年麥收都是公司自己找農戶,由于地塊不集中,這幾畝地收割完,下一個客戶可能在別的村,甚至別的鄉(xiāng)鎮(zhèn)。”王洪周說,“現(xiàn)在直接通過平臺以“團購價”競拍一個鄉(xiāng)鎮(zhèn)的上千畝土地,成本降低的同時作業(yè)畝數增加了,即使定價到54.1元也比原來每畝地70元的利潤多。”

相關數據顯示,自進駐該平臺后,僅冠縣德隆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一家公司的年作業(yè)服務面積就由原來的2萬畝增加到近5萬畝,年利潤增加50%。

“市場空間越來越大,公司的設備、農機手數量也在逐步增多。”談起公司的發(fā)展,王洪周滿臉自豪,“這個平臺幫我們找到了很多潛在客戶,公司計劃再購買一些大型機械,力爭服務更多種糧大戶。”

平臺的搭建也將很多個體農機手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越來越多的人帶機加入農機公司。農機手陳合松有一臺玉米播種機,之前都是自己找活干,每年播種五六百畝地。“一直都想多找些客戶,但是自己一個人單打獨斗,效果怎么也不理想,自從加入了公司,單是這一季的播種面積就達到了近2000畝。”陳合松說。

“有了這個平臺我們相當于把零售變成了批發(fā),破解了農機‘沒活干’、農戶‘找機難’的難題,閑置的農機高效運轉起來,各個企業(yè)的利潤也在增加。”冠縣農業(yè)農村局副局長么麗萍說,“自平臺上線以來,所有競標成功的項目平均降價10%以上。” (記者田國壘 通訊員馬雪)

來源:工人日報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