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提高核心競爭力:資本市場是大舞臺 并購重組是加速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國資委日前明確了“中央企業要以上市公司為平臺開展并購重組,助力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等要求;證券監管部門同日也從資本市場監管角度,對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進一步通過并購重組提質增效、做優做強提出期望和建議。這是“中國特色估值體系”提出后兩大部委再度聯手,部署央企上市公司提質增效。

央企和其他國資上市公司的提質增效,既需借助內生和改革的力量,也需向外尋求更為多元的推動力。從后者來看,資本市場可以成為提質增效的“大舞臺”,并購重組也可以擔綱做優做強的“加速器”。

中央企業以上市公司為平臺開展并購重組,既會帶動央企核心競爭力的提高、核心功能的增強,也會推動優質資源向央國企上市公司和資本市場加速匯集。因此,這是一場央國企與資本市場之間的一場“雙向奔赴”。

從資本市場角度來看,近年來,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逐漸增多,資本市場越來越成為央企發展的重要載體。尤其在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背景下,上市公司開展并購重組更透明、更高效、更規范、更便捷。對于央企和其他國資主體來說,無論是并購上市公司,還是注入優質資產,抑或是新推優質IPO上市,都會助力資本市場整體發展質量的提升。

從央企和國資角度來看,借助上市公司和資本市場開展并購重組,是做優基本面、夯實基本功進而實現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方式之一。資本市場并購重組,既有利于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創新力、抗風險能力,也有利于健全現代企業制度、提升公司治理能力。尤其隨著市場對“中特估”的認可與重視,解鎖了部分央企此前面臨的低PB限制運作空間等掣肘,為更加高效、更為多元的利用上市平臺打開了新空間。

今年以來,央企并購重組動作有加快趨勢。無論是華錄集團擬整合進入中國電科,還是多家央企和地方國企就11組專業化整合項目集中簽約,都是這一潮流中的典型浪花。而從近些年的實踐看來,并購重組也一直被視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重要工具——無論是橫向合并戰略性重組、還是縱向聯合產業鏈整合、抑或是專業化整合,都有成果陸續顯現。例如,“兩船”重組整合行業資源,“兩核”合并驗證協同提效,專業化整合更是直接催生了多家新央企成員的最新組建。

在這個過程中,注重市場化改革方向、強調市場作用的有效發揮是監管重要強調的方面。央企在去年營收和利潤平穩增長的基礎上,正在圍繞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謀劃新一輪深化國企改革行動;而資本市場原本就是最高效的市場化平臺,也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的重要舞臺。借由市場化力量的加持,央企和其他國資主體服務于新發展格局建設的動力也會更強。

但這個過程的推進,也有一些需要值得注意的問題。比如,并購重組復雜性高、牽涉面大,如何在資本合、資源合、組織合之后,進一步做好思想合、戰略合、管理合,是最終實現協同落地的重要支點。再比如,參考近些年部分地方國資入主“問題公司”結果反而踩雷的案例,如何科學決策、有效執行,如何遏制盲目低效的并購重組,如何把握合規與創新的平衡、風險與收益的平衡,也都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