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簡訊:動不動就崴腳?自測你有沒有“病根”

踝關節扭傷俗稱“崴腳”,是最常見的運動損傷。導致崴腳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一些人意外崴腳是由于活動場地不平整或者是穿了不合腳的鞋子。但還有很多人出現崴腳并不一定是意外,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有一種崴腳

是“松弛”惹的禍


(資料圖片)

在平時的門診中發現,很多崴腳的患者都存在全身關節松弛的現象,這種疾病我們叫做先天關節松弛癥,或者叫做良性韌帶松弛癥。

嚴格意義來說,良性韌帶松弛癥并不是一種病,大家通過名字可以看出,這其實是一種先天的狀態。

正常人群中,良性韌帶松弛癥也非常多見。這類人群的關節、韌帶較松,平時能輕易做一些難度較高的拉伸動作,往往被看做筋能抻得更開。但實際上過度松弛的韌帶對骨關節是不利的,這類人群相比正常人,更容易出現崴腳。

五個動作自測

你有沒有崴腳“基因”

自己的崴腳到底是意外,還是自帶“基因”?在生活中,可以通過以下這五個簡單的動作來自測,你是否存在良性韌帶松弛癥。

1.將拇指使勁往前臂進行彎曲,那么如果說拇指的指尖能夠碰到前臂,記1分。雙側拇指各記1分。

2.將我們的小指來進行背伸,如果背伸的角度超過90度的話,記1分。雙側小指各記1分。

3.平舉手臂,掌心向上,將肘關節向下過伸,如果過伸的角度超過10度,記1分。雙側肘關節各記1分。

4.平躺在床上,將小腿向上抬起,如果膝關節過伸角度超過10度,記1分。雙側膝關節各記1分。

5.保持站立的姿勢,向前彎腰,在雙腿伸直的狀態下,用雙手觸碰地面。如果兩個手掌可以輕松地觸碰到地面,記1分。

通過這五個動作,測試的總分一共是9分。如果您的測試結果大于或等于4分,那就說明可能存在良性韌帶松弛癥。

沒癥狀不用就醫

日常多把肌肉練

如果有良性韌帶松弛癥的癥狀也不用過于擔心,如果沒有出現反復崴腳的情況,是不需要就醫的。

在日常生活中,建議加強肌肉和平衡力的訓練。比如雙足站立,然后使勁踮腳尖,每次堅持一分鐘左右,這個動作可以鍛煉踝關節肌肉。

訓練平衡力可以采用金雞獨立的動作,雙手抱在胸前,單腳站立,盡可能地長時間堅持,預防崴腳。

關節扭傷的一瞬間,實際上我們人體是有自我保護機制的。但是當工作一天之后,特別勞累時如果做劇烈運動,精力不集中,就容易讓我們的大腦不能夠很好地控制,也就容易出現崴腳的情況。因此,除了要關注自己有沒有良性韌帶松弛癥之外,對于上班族還有一點提醒,盡量不要在工作后的疲憊狀態下從事劇烈運動。

文/江東(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