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遞!越跌越買!13億資金出手

5月16日,A股三大股指集體收跌,其中滬指收跌0.6%,報3290.99點,再度跌破3300點;深證成指收跌0.71%;創業板指收跌0.25%。


(相關資料圖)

不過,股票ETF市場整體卻呈現“越跌越買”的態勢,當日資金凈流入近13億元。其中,科創50ETF、滬深300ETF、創業板ETF,以及芯片、養殖行業指數產品受到資金青睞。在資金流出方面,醫藥、半導體、光伏等行業窄基指數成為失血主力陣營。

滬指再度跌破3300點

ETF凈流入近13億

5月16日,全市場726只股票ETF(統計股票ETF和跨境ETF)總管理規模1.39萬億元。當日三大指數早盤維持震蕩,午后集體下行。截至收盤,滬指跌0.6%報3290.99點,深證成指跌0.71%,創業板指跌0.25%。在這樣的行情中,股票ETF市場整體呈現“越跌越買”的態勢,當日資金凈流入12.92億元。

從資金凈流入排行看,5月16日當天收盤,科創50ETF、滬深300ETF、創業板ETF等寬基指數,以及芯片ETF等行業指數產品受到資金青睞,資金凈流入排行居前。

其中,大盤寬基指數中,高位回調的科創50ETF、持續調整較長時間的創業板ETF資金凈流入顯著。其中,華夏科創50ETF、嘉實滬深300ETF當日分別凈流入3.95億元、2.08億元,位居當天全市場ETF資金流入榜前2。此外,滬深300ETF易方達當日資金凈流入也超過2億元。創業板ETF當日凈流入資金也居前,為1.79億元。

行業指數中,芯片ETF凈流入資金2.44億元,位居當天全市場行業ETF凈流入首位,科創芯片ETF也獲得2.26億元資金的凈買入,此外,養殖ETF、恒生互聯網ETF也獲得較多凈買入。

事實上,今年以來截至5月16日易方達創業板ETF已有149.25億元資金的凈買入,華安創業板50ETF也吸金超過60億元,而今年創業板指仍有-2.26%的跌幅,抄底資金逆市買入的趨勢較為明顯。

行業窄基指數方面,資金逢低布局的態勢同樣明顯。自本月中旬開始,芯片股頻頻異動。芯片ETF自4月中旬開啟連續下跌模式。近二十個交易日,成分股普遍回調。年初迄今,國聯安半導體ETF吸金超百億,是最受資金追捧的行業ETF產品,從4月中旬開始資金連續凈流入。

華夏芯片ETF同樣凈流入資金近40億。芯片ETF自4月中旬開啟連續下跌模式,近二十個交易日,成分股普遍回調。但近期資金凈流入明顯,芯片ETF連續10個交易日保持凈流入狀態,累計超過37億元,資金低位抄底意圖明顯。

此外,市場表現相對低迷的國防ETF,以及今年表現不錯的銀行ETF等,當天也受到資金追捧,凈流入資金達到行業前列。

華夏基金表示,消費電子對芯片的需求超過芯片總需求的60%,隨著消費電子需求的日漸復蘇,半導體板塊表現也會有所回暖。從布局節奏上看,2023年一季度、二季度或許是布局相關板塊的一個比較好的窗口期。

再看技術形態,芯片已經回落至近期行情啟動點附近,有較強支撐,反彈力度較強。而且當前估值也不高,在52倍附近,還處于近三年平均值(64.82X)下方。

芯片制造作為半導體產業鏈的核心,近年來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費市場,以電動汽車、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興制造領域正助力芯片需求進一步提升,在自給率不足的現實問題下,國產替代政策已成為國內芯片產業發展的最大推動力,國產芯片產業加速發展的空間廣闊。

行業ETF成失血主要陣營

醫藥、電池ETF資金凈流出居前

從資金凈流出情況看,5月16日當天,多只行業主題ETF資金凈流出霸榜,集中在醫藥、電池、證券等板塊。

5月16日當天,資金凈流出前15只股票ETF中,有13只為行業窄基ETF。從寬基指數看,兩只中證1000ETF產品有不同程度的資金流出。其中南方中證1000ETF當天凈流出資金1.3億元,廣發中證1000ETF遭遇近0.5億元資金凈贖回。

2023年以來,各大指數的表現以中證1000最為強勢,相關ETF基金呈現凈流出態勢,資金止盈意圖明顯。不過在公募投資人士看來,目前中證1000指數,估值分位數處于歷史較低水平,在經濟緩慢復蘇的大背景下,配置性價比高。

而在行業ETF方面,凈流出居前的5只行業ETF分別為醫藥、半導體、電池、證券、光伏ETF。

數據顯示,昨日場內股票型ETF及QDII中,醫藥創新ETF、芯片龍頭ETF、日經225ETF易方達漲幅靠前。其中,醫藥創新ETF漲幅2.60%,排名第一,資金選擇獲利了結。

但從4月以來,醫藥相關ETF合計獲凈申購超200億份,其中華寶中證醫療ETF、易方達滬深300醫藥ETF獲凈申購均超過80億份。

中融醫藥消費基金經理潘天奇認為,我們的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老齡化人口比例未來10年逐步提升,對應的藥品、器械、醫療服務的需求確定性增長;醫藥行業的增速在未來一段時間都高于整個GDP增速。在大的產業趨勢下,我們可以既看到結構優化受益的醫療服務行業,醫藥消費,醫藥零售行業快速發展,同時也有藥品研發推動的創新藥產業鏈的升級,更有自主科技創新的高端醫療器械進口替代和國際化。

“除了政策支持外,企業也在很多領域有了技術突破。我們有較充分的理由長期看好高端創新器械、創新藥產業鏈、醫療服務、零售藥店、醫藥消費等行業。”潘天奇表示。

整體來看,在今年股票ETF市場繼續擴容下,截至5月16日,我國百億股票ETF數量已經達到31只,比去年末新增2只百億基金,新能源車ETF、酒ETF、恒生科技ETF等,都在今年受到資金“越跌越買”,基金規模出現了明顯增長。

目前的市場格局中,滬深300ETF規模676.68億元,高居股票ETF規模首位,科創50ETF、上證50ETF同期規模超500億元。行業和主題ETF中,已經誕生中概互聯網ETF、證券ETF兩只超300億體量的基金。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