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快消息!我市大型社區紛紛“瘦身”提質


【資料圖】

本報訊(記者 馬道軍) 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礎單元,如何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服務質量?記者昨從市民政局獲悉,在去年試點基礎上,今年我市將加大力度拆分優化居民3500戶以上或面積超過2.5平方公里的大型社區。

據了解,全市1235個城鄉社區在轄區面積、常住人口等方面差異較大。如江寧區,共有社區(村)201個,其中居民3500戶以上的達43個,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淳化街道大學城社區,常住戶達3.5萬戶、常駐人口達7.5萬人。

市民政局基層政權處處長張國勝介紹說,城市社區多以道路為邊界,以既有居住小區為基礎,在城市化過程中,道路邊界內樓“變高了”“變密了”,人口增加了,社區規模也隨之增大。

社區規模大小不一,資源配置不合理,導致社區間管理的難度、壓力、精度、水平都存在較大差異。

那么,社區規模多大是合適的?張國勝表示,我市相關文件要求合理調整現有社區規模,對居民3500戶以上或面積超過2.5平方公里的原則上予以拆分,新建城市社區原則上按照不高于3000戶標準設立。

去年,我市選取江寧區東山街道大里社區、邵圣社區,秣陵街道秦淮社區、霞輝廟社區,淳化街道科苑社區,麒麟街道麒麟門社區開展大型社區優化調整試點。

當年,新設立的遠泰路、翠屏、順塘街、科寧、悅民、青西等6個社區均成立了社區黨組織和社區居委會籌備組,實現獨立掛牌、獨立辦公、獨立運轉。

“社區優化不僅是調整面積、厘清邊界,也是進一步優化人財物配置。以往社區規模過大,服務管理能力容易跟不上,居民享受到的公共服務和社會服務就會‘攤薄’。拆分后,管理難度下降了,為居民服務的時間更加充裕了?!边h泰路社區黨總支書記周勇深有感觸地說,“拆分不是目的,通過合理設置社區規模,優化資源提升社會服務質量,建好新社區提高居民幸福感、獲得感才是應有之意。”

據統計,我市去年已拆分10個以上大型社區,今年計劃拆分至少20個社區。按照管得住、服務得好的標準,我市力爭用2年時間,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大型社區優化調整,完善基礎設施配套。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