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畫面!小清河復航倒計時,可從濟南坐船出海


(資料圖片)

作為黃河流域首條河海聯運通道,小清河復航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將于今年六月底全線通航。目前,港口航道以及沿線設施各項工程陸續竣工,千年古河道即將變身成為貫穿我省中部工業走廊的“黃金水道”。

柴莊節制閘附近的濟南港主城港區是小清河復航的起點,也是小清河復航新建的港區。目前,主城港區碼頭、堆場已全部完工。中建筑港集團有限公司濟南港主城港區一期工程項目經理蔡江波說:“港口(全部)建成以后,為濟南提供一個綠色的陸海雙向新通道,停航26年的小清河有望再現船桅林立的景象。”小清河復航工程全長169.2千米,總投資135.93億元,一期新建4個港區,目前已經全部進入收尾階段。全線航道由六級航道拓寬為三級航道,是山東港航史上建設規模最大、投資額度最高的內河項目。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復航工程辦公室二級研究員王繼宏說:“除去航道船閘建設之外,還涉及到礙航800多個建筑物的改造。按照開工之前很多專家的預期,像這么一條一次性全線開發建設的航道工程,少說也得5年。”

力求質量效率雙提升,小清河復航施工進度加快推進。位于桓臺縣的小清河荊家橋過去是9米寬的兩車道生產橋,復航后,航道底寬由15米拓寬至45米,老橋跨徑無法滿足新航道。眼下,荊家橋已經拆除升級成雙向六車道主干橋,施工人員正在利用新工藝,為橋下岸坡加固。中國鐵建大橋工程局小清河復航工程施工三標項目部副經理何嘯龍說:“我們進行了一個設計優化,把原來有的現澆板變成了這種模袋混凝土進行一個澆筑,大大地提升我們的工作實效。”現在,小清河沿線39座橋梁全部實現提升改造,22座已經交工驗收。桓臺縣小清河復航工程桓臺段工作專班副主任王開永說:“小清河通航以后,我們會盡快的把交通運輸結構轉到以水運鐵路運輸(為主)占比上來。給老百姓的生活生產也帶來很多便利。”

基礎設施加快推進的同時,復航所需的水源也得到了多方保障。全線改建了2座節制閘,從設計上保證航運水源最大限度利用。山東省交通規劃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水運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楊尊偉說:“即便是在極端枯水季節,我們從工程上也采取了好多措施,比如說從船閘上,每個提級都給它建了反水泵站,基本做到內河航運不耗水。”同時,復航工程積極拓展思路,把沿線城市中水也作為水源的有力補充。濟南市城鄉水務局排水管理處高級工程師徐曉馳說:“嚴格按照標準排放,中心城區污水處理能力158萬噸每天,除去市政回用之外,其余的中水都作為河道用水,向小清河等河道進行補充。”

按照初期吞吐量2110萬噸的設計,小清河復航后將滿足沿線20家規模企業的運輸需求。復航工程沖刺的同時,企業把倉庫建在港區堆場。通過新的運輸方式,企業運輸成本每噸將減少70元。香馳控股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王明濤說:“把這種北糧南調運輸方式打通,為我們將來的糧食貿易打下一種很好的新的經營模式。”目前,復航相關收尾工程建設和驗收工作正在加快推進,計劃6月上旬,小清河開始蓄水,6月底全線通航,屆時,千噸級船舶可實現海河直達,小清河也將成為中國北方最重要的內河航道。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復航工程辦公室二級研究員王繼宏說:“(小清河復航)極大改善了交通運輸體系,它的臨港物流園區、臨港產業也在集聚。防洪除澇、旅游資源開發、生態環境、航運旅游,這些綜合作用會得到更好地發揮,在促進沿線社會經濟發展上,發揮巨大的作用。”

(來源:齊魯網)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