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生要經歷的三種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中,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最為深遠。
(相關資料圖)
著名校長李鎮西說過:
學校教育非常重要,但無論多么重要,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補充。
一個孩子能否成才,和父母有著直接關系。
“優生”不全是老師教出來的,“差生”也不全是學校培養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做好家庭教育,比一切都重要。
做好家庭教育,是一切的重中之重。
家庭教育的三個關鍵:陪伴、閱讀和習慣,父母再忙也要看一看。
01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陪伴
陪伴的重要性,哪怕我們強調一千次、一萬次,依然有家長忽視。
很多人會問:
天天都說陪孩子,可如果我不去掙錢,拿什么養孩子?
有些人認為賺錢比陪伴他們更重要,因為錢可以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彌補教育的不足。
然而,沒有人能夠取代孩子對父母教育的渴望。孩子的優良品質,不是從書本上學習,而是從父母的言行中,以身作則。孩子的行為習慣,不是老師說他會學,而是植根于父母日復一日的模仿和學習。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陪伴是孩子最好的教育。沒有父母的陪伴,孩子的童年就像一棵沒有陽光和雨水的小樹。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往往性格內向,極易產生自卑感。
在《開學第一課》上,董卿說過: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掙錢,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長大了,你辛辛苦苦掙一輩子的錢,都敵不過他敗家一年。
成長只有一次,教育無法重來,父母千萬不要給孩子留下終生的遺憾。
父母一定要知道,再多的金錢和物質,都彌補不了的孩子曾經缺失的陪伴。有遠見的父母都舍得花時間陪伴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身后有父母,讓孩子能感知愛學會愛。
02
重視閱讀的家庭才能培養出愛閱讀的孩子
畢淑敏曾說:
讓孩子愛上閱讀,必將成為父母這一生最劃算的教育。
良好的閱讀習慣能讓孩子終身受益,得閱讀者得天下,閱讀不僅僅是為了考出好成績,更是從閱讀中體會人生。
教育專家認為,不同學齡期的孩子,有著不一樣的閱讀量要求。
一至二年級,每年起碼讀100萬字;
三至四年級,每年起碼讀200萬字;
五至六年級,每年起碼讀300萬字。
先有閱讀,再有學習,然后才會有成績。
如果孩子只學習教科書,只應付做作業,那么他對世界的了解僅限于方寸之地,他所吸收的知識也僅限于課本知識。
通過海量閱讀,涉獵百科,博覽群書,孩子的智慧才能不斷成長,最終形成強大的自我發展能力。
白巖松有句話說得特別好:
“閱讀,讓我沒有變成自己討厭的人。”
怎樣才能讓孩子自信、理性、平和、樂觀?“除了讀書,別無他法?!?/p>
在家為孩子創造閱讀環境很重要,可以為孩子置辦一個小書柜,選擇他所在的年齡段必須閱讀的和他感興趣的書籍。合理利用家里的其他地方,比如書桌,沙發甚至洗手間的都可以放置書本或雜志。讓閱讀無處不在,讓孩子能隨時隨地閱讀。
03?
教育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
巴金先生說:
“孩子的成功教育,從培養好習慣開始?!?/p>
孩子成績的好壞,不僅與智力有關,更受到平時習慣的影響。
好習慣,才是支撐一個孩子走得更遠的根本。
孩子之間成績的差別除了智力因素外,本質上是習慣的差別。好習慣決定好成績,教育孩子,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培養孩子這5個好習慣,是每個父母都應做好的事情。
1.自覺學習的習慣
先明確要求,讓孩子知道怎么做才是自覺,做不好會有哪些危害。
幫助孩子制定計劃,讓孩子根據計劃執行學習任務,學得更有條理。
2.尊師重教的習慣
教育興國,尊師重教,重視家教,是國家促進孩子發展的最根本要求。
良好習慣必須從尊師做起。先尊重老師,然后尊重課堂,尊重知識,尊重自己的未來。
3.珍惜時間的習慣
孩子之間真正的差距不在于智力,不在于努力程度,而在于時間管理。
鼓勵孩子做時間的主人,平時不能拖拉懶散,學習時要高度集中精神,珍惜時間去學更多知識。
4.自理生活的習慣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賴父母,不依賴老師,哪怕離開父母也能自理生活。
獨立的孩子動手能力更強,適應能力也更強,不管去到哪里都能表現出色。
5.認真負責的習慣
做對了要表揚,做錯了要批評,一定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才能學會承擔責任。
放手讓孩子做決定,提高孩子的抉擇能力,培養責任感,孩子才能茁壯成長。
有人說,孩子就是家庭教育的縮影,也是父母的鏡子,你可以通過孩子的觀察一個家庭教的教育水平和質量,觀察父母的教育能力和用心程度。
家庭教育的三個關鍵,陪伴、閱讀和習慣,希望父母能真正執行起來。教育孩子是一場漫長的修行,大家一路同行。
來源 | 梁語嘉言
編輯 | 白衣
商務合作請撥打010-82296824(梁老師)
010-82296739(康老師)
愿你做這樣的教師
厲害的老師,公開課會用這些過渡語
中國教師報第九季“問策轉型”思享匯開放50個名額!
2023教育工作重點:把讀書作為一件大事來抓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
- 環球熱推薦:家庭教育的三個關鍵詞:陪伴、閱讀和習慣2023-05-01
- 天天新資訊:中評智庫:黃光國論拯救臺灣的中道2023-05-01
- 熊掌多肉葉子怎么繁殖_多肉熊掌的養殖方法|天天通訊2023-05-01
- 每日快訊!11分3板!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關鍵三分鎖定勝局,妻子現場注視2023-05-01
- 早孕反應怎么樣緩解_早孕反應怎么解決-全球播資訊2023-04-30
- 湖北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十大案例發布!不僅僅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時快訊2023-04-30
- 天天觀焦點:聯合國郵票“魔發精靈變身糧食英雄”推介會在京舉辦2023-04-30
- 美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美國不想與中國脫鉤2023-04-30
- 天天即時:石斛適合什么季節吃 石斛什么季節吃效果最好2023-04-30
- 環球百事通!甘肅科技館系列活動內容豐富2023-04-30
- 【甘快看】堅守崗位度“五一”2023-04-30
- 今日快看!【甘快看】第二屆“甘小俠”西北五省區青少年演武大會在臨夏開幕2023-04-30
- 天天新消息丨【甘快看】甘肅隴南成縣:共建東西協作種養示范基地2023-04-30
- 視點!【甘快看】“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甘肅篇章展覽開展2023-04-30
- 興泉鐵路首次大機養護順利開啟 世界觀速訊2023-04-30
- “五一”期間天津有一大波公園“上新”-焦點快播2023-04-30
- “五一”迎戰大客流:婺源車站派出所全力護航旅客出行路2023-04-30
- “行走大運河” 全民健身健步走在河北清河啟動2023-04-30
- 南沙區文化創新產業融合促進會正式成立|全球速看2023-04-30
- 美國經濟增長放緩 天天新消息2023-04-30
- 官方回應“壺口瀑布兩岸被砌圍墻”:為了安全才修建,考慮拆除_環球消息2023-04-30
- B費達成俱樂部生涯聯賽百球里程碑,其中葡體39球&曼聯42球2023-04-30
- 歷時十個月終于結案:“老人故意推倒摩托車案”被強制執行,“終于拿到了屬于我的公道”|環球觀察2023-04-30
- 世界新動態:開票信息二維碼_開票信息二維碼如何生成2023-04-30
- 懷孕40天出鮮血怎么辦_懷孕40天出血是怎么回事2023-04-30
- 廢舊輪胎受控熱解及高品質炭黑制備技術研討會在京舉行2023-04-30
- 西安多個景區停票限流,警方發布提示:不建議前往大唐不夜城2023-04-30
- 熱點快追|動車上的窗簾到底歸誰管?-環球動態2023-04-30
- 當前快報:微視頻|平凡的一天2023-04-30
- 《黑暗之魂3》斧類武器屬性及入手方法_全球今日訊2023-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