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鯰魚養殖技術_大口鯰

1、大口鯰養殖:不同生長階段的投喂技巧  大口鯰天然分布于我國長江以南的各大江河水域中,常見個體重約2至5千克。

2、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進行人工馴化養殖。


(資料圖)

3、飼養表明:南方大口鯰具有生長快、個體大、養殖周期短、飼料易解決、適應環境強、經濟效益顯著等優點,是極好的水產優良養殖品種之一,推廣養殖前景廣闊。

4、大口鯰屬兇猛肉食性魚類,野生狀態下以捕食各種魚蝦和水生昆蟲類為生,在馴養過程中能使其食性發生改變而以人工配合飼料為主。

5、由于大口鯰有同類相殘現象,所以在其不同養殖時期要注意投飼技巧,以確保養殖效益的提高。

6、  一、親魚培育時期  親魚培育是人工繁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它直接影響到親魚性腺發育及繁殖工作的成敗。

7、大口鯰親魚培育的餌料有活餌和人工配合飼料兩種。

8、對于野生的大口鯰親魚,因其食性短期難以轉變,應以活餌為主,投喂鯉、鯽、泥鰍、小雜魚等,適當搭配畜禽內臟,每周投喂一次。

9、對于人工培育的親魚,可采用專門的親魚配合飼料,飼料中蛋白質含量要達到52%左右。

10、在親魚培育期最好采用人工配合飼料與鮮活餌料交替投喂,效果更好。

11、  二、魚苗培育時期  剛孵出的魚苗完全靠自身的卵黃為營養,2天左右,卵黃開始慢慢消失,仔魚能夠正常進行水平游動時,便可下塘開口吃食。

12、魚苗的開口飼料可用熟蛋黃或小型枝角類和橈足類。

13、將雞蛋煮熟,去殼取蛋黃用紗布包好,在盛水的盤中擠壓蛋黃,使其形成蛋黃顆粒水漿,全池潑灑。

14、隨著魚體不斷長大,可投喂水蚤、搖蚊幼蟲、水蚯蚓、蠅蛆及各種小家魚苗,或喂些蠶蛹粉、豬血、人工幼苗配合飼料等。

15、投喂量以下次投餌前池中略有剩餌為宜,這樣可避免因投喂不足導致魚苗間互相殘食。

16、注意投喂生物餌料時應嚴格進行消毒后才能使用,可將生物餌料洗凈后放入3%的食鹽溶液或0.5ppm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3分鐘~5分鐘,防止病原體入池后誘發病患。

17、  三、魚種培育時期  魚種培育時期,大口鯰經歷由吃活餌料轉變為吃人工配合飼料的轉食過程,這段時期大口鯰相互殘食最為嚴重,此時要投足大口鯰喜愛的飼料。

18、魚種達5厘米后,需投喂人工配制的轉食飼料,其基本成分是魚粉、蠶蛹粉、豬血粉、酵母粉、餅粕和小麥等,外加誘食劑如魚肉糜、蝦蟹糜、動物肝臟糜等。

19、轉食過程7天~12天,每日投飼2次~3次,投喂量為魚體重的 15%~20%。

20、在70%的魚種均能攝食人工配合飼料時,即可完全投喂人工配合飼料,每天2次。

21、配合飼料成分要求:粗蛋白42%~48%,粗脂肪8%~10%,糖25%~30%,粗纖維6%~8%,另加一定量的維生素和無機鹽。

22、  四、成魚飼養時期  成魚飼料主要是人工配合飼料,要求粗蛋白質36%~42%,顆粒直徑3毫米~5毫米。

23、在池塘養殖條件下,有條件的地方可投喂鮮活動物性飼料,包括各種野雜魚、家魚苗種、羅非魚自繁仔魚、動物內臟、蚯蚓、蠅蛆、螺蚌肉等,這些飼料質量好,但數量有限,適合農家小規模養殖。

24、一般成魚飼料可按以下配比:魚粉25%,花生仁粉18%,酵母粉5%,魚油1.1%,玉米粉10.4%,復方氨基酸2%,預混料2.5%。

25、加工中要注意原料盡可能粉碎,并且粘合劑質量要好,以保證飼料顆粒在水中1小時左右不松散,以提高飼料利用率。

26、  在網箱養殖條件下,因大口鯰屬底層魚,不喜上浮搶食,而喜歡在箱周圍和4個箱角棲息活動,所以必須設置飼料臺,一般每10平方米水面設1個,懸掛在箱內離網底20厘米~30厘米處。

27、投喂時將飼料撒在飼料臺上方水面,在飼料顆粒逐漸下落過程中被大口鯰吞食。

28、在大口鯰全長5厘米~10厘米時,日投餌率為魚體重的8%~10%,日投3次~4次;全長在10厘米~13厘米時,日投餌率為魚體重的4%~6%,日投2次~3次;全長在23厘米以上,投餌率可降為魚體重的1%~3%,日投喂1次~2次。

29、每天最后一次投餌可安排在晚上10時左右進行。

30、在稻田養殖大口鯰的條件下,可以投喂從其他水域中捕獲的野雜魚或以廉價的低值魚作為飼料,也可將這些小雜魚用絞肉機絞成肉泥,混合其他植物性飼料,以面粉粘合制成混合餌料投喂,既方便又實惠,能滿足大口鯰小規模養殖的營養需要。

31、如果采用稻田養殖或規模較大時,則需投喂人工配合飼料。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