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茅”上市以來首度營利雙降 中順潔柔緣何硬著陸_全球今熱點

“紙茅”中順潔柔(002511)的盈利“頹勢”仍在延續。

2022年,中順潔柔出現上市以來的首度營利雙降,其中歸母凈利潤的同比降幅較2021年又擴大了近4個百分點,至39.77%。2023年前三個月,盡管公司實現營收同比增長,但歸母凈利潤依舊同比下滑32.93%。

過去的一年,在經歷了產品漲價、擴增產能等一系列利好消息后,中順潔柔的業績和在二級市場的表現還是令投資者大感失望。疊加“Face”后再無爆品,多元化也反響平平的因素,中順潔柔還有多少底牌,正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資料圖片)

漲價的故事不管用了?

從2021年第二季度開始,中順潔柔的歸母凈利潤就一步步下臺階,如今已連續8個季度出現同比下滑的情況。與之相伴的是,公司股價(前復權)在2021年6月3日摸至34.77元/股的高位后,便開啟下跌模式,至今跌幅超過65%。

對于2022年業績下滑的原因,中順潔柔歸結為“原材料漲價”和“市場競爭加劇”。但公司同時強調,此前已經采取了積極應對措施,其中就包括通過“產品提價、品類結構優化、渠道結構調整以及降本增效”,以提升經營效率。但從結果來看,這些舉措收效甚微。

根據中順潔柔此前對外披露的信息,其產品調價從2022年一季度開始,采取分階段推進。截至2022年9月底,中順潔柔對旗下大部分產品均進行了提價。但是,生活用紙漲價卻很難直接帶來利潤紅利。

長期以來,生活用紙相關產品的差異化程度不大,消費者品牌忠誠度低,對價格的敏感度更高。這也導致各家企業依舊在通過價格戰來搶占市場份額,提價帶來的直接收益遠沒有想象的大。有從業人員表示,生活用紙如果漲價幅度較為明顯,一部分消費者將選擇其他品牌或平替。2022年年報顯示,中順潔柔的生活用紙銷量約為1.29億箱,較2021年減少了12.48%。公司則透露:“產品提價對線上銷量有一定程度影響。”

隆眾資訊曾引用部分從業者觀點表示,紙價上調已到達高位水平,生活用紙的市場需求難以支撐價格繼續向上。百川盈孚持相似觀點,其研報顯示,步入2023年3月后,“伴隨市場消費淡季的到來,企業庫存壓力明顯。隨著紙企前期訂單交付,加之下游市場逐漸飽和,后續訂單量出現明顯減少下,生活用紙市場疲態明顯”。

即便如此,2023年2月,中順潔柔還是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對外披露了首期10萬噸生活用紙項目將在2024年年初投產的消息。屆時,公司的產能將突破90萬噸。對于擴產原因,中順潔柔稱:“目前的產能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銷售需求。公司產能利用率非常高,但仍然存在產能缺口。”

但是,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的分析數據指出:“由于過度投資,產能增長過快,導致現階段生活用紙產能過剩進一步加劇。”此外,由于生活用紙的保質期較久,很多消費者會選擇在電商購物節以及線下促銷活動時集中囤貨,繼而拉長市場存量消化的時間。2022年,中順潔柔的存貨金額同比上升30.25%至19.12億元。

還沒等來下一個“面子”

除了漲價外,做高端紙品也是生活用紙企業增收增利的“法寶”。中順潔柔也不例外。最令業界津津樂道的,便是其旗下“Face”系列的大獲成功。

2005年,中順潔柔推出了一款不掉粉、不易爛、可濕水,還透著淡淡古龍水芳香的手帕紙——這款名為“Face”的產品雖然售價不低,但一經推出,便憑借大方的包裝設計、極佳的體驗,迅速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彼時,中順潔柔借“Face”的成功,一舉突破了“心相印”“清風”的包圍圈,更是順利敲開了利潤豐厚的高端紙品市場大門。

此后,中順潔柔的營收逐步走高。特別是2014年以后,其僅用了7年時間,便把營收從25.22億元做至91.5億元。期間,公司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一度達到195.27%;巔峰時的2020年,公司凈利潤超過9億元:這一年的“雙十一”,在天貓平臺生活用紙銷量排名中,“潔柔”也一舉超過老對手“心相印”“清風”,坐上了第二把交椅,僅次于“維達”。

憑借傲人業績,中順潔柔的股價也一路高歌猛進,2019年首個交易日至公司股價的前期高點,即2021年6月3日,區間漲幅超300%。中順潔柔也由此得名“紙茅”。那時候的中順潔柔掙足了面子。

但王牌“Face”之后,中順潔柔卻再難找到下一個“面子”。

中順潔柔不是沒做過努力。為迎合消費升級趨勢,公司推出了低白度紙巾“自然木”、適應母嬰的“新棉初白”、“100%進口原生木漿制造”的“金尊”等多個系列產品,以及個人護理品牌“朵蕾蜜”;2021年,中順潔柔推出多元化戰略布局,主品牌“潔柔”之后,面向中低端市場的品牌“太陽”新升。

中順潔柔還把高端化寫進了財報:“公司順應市場發展和消費者日益多元化的產品需求,對各領域產品矩陣及產品序列進行升級優化,聚焦產品品質和用戶體驗升級,設計創新迭代,推動品牌實現定位差異化、價值高端化。”2022年,中順潔柔推出錦鯉系列、鎏金系列、C&FACE及其衍生產品,加快布局高端市場。

但一番折騰下來,扛起中順潔柔“面子”大旗的還是“Face”。在中順潔柔的官網首頁中,“Face”系列的多款產品依舊占據最佳的宣傳位置。而作為2019年后新增的業務板塊,以“朵蕾蜜”為代表的個人護理業務營收在2022年不僅仍未突破億元大關,還較上一年下降了0.21億元。

個人護理業務表現不佳,也間接導致中順潔柔的生活用紙業務營收占比再度回到97%的上方。而在國內生活用紙上市公司中,中順潔柔對單一業務的依賴最為嚴重。

根據財報,在港股上市的恒安國際的衛生巾產品業務、維達國際的個人護理產品業務2022年分別實現營收62億元、30億元,對比中順潔柔相似業務的不足億元收入,領先幅度巨大。與此同時,中順潔柔也成為三家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在2022年出現營收數據同比下滑的。

被紙漿困住的“三巨頭”

與營收數據的參差不同,三家生活用紙上市公司的凈利潤數據步調出奇一致:向下共振。

2022年,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壓力,生活用紙上市公司“三巨頭”——維達國際、恒安國際、中順潔柔盈利空間收窄。報告期內,恒安國際凈利潤同比下滑41.19%,維達國際凈利潤同比減少56.91%。這背后,原材料成本上漲的影響因素巨大。

中順潔柔解釋盈利下滑時表示,受國際原材料紙漿、包材及能源價格上漲,生產成本上升影響。維達國際稱,2022年除疫情影響外,原材料成本的持續上升,給公司業績帶來負面影響。恒安國際則認為,原材料價格及經營成本上漲正為行業帶來巨大挑戰。

紙漿在生活用紙企業的成本構成中占比極大。中順潔柔多次表示,公司生產用主要原材料為紙漿,公司生產耗用的紙漿成本占公司生產成本的比重約為40%至60%。而作為國際性大宗原材料,紙漿價格受世界經濟周期的影響明顯。

2021年以來,受到國際局勢動蕩等因素影響,紙漿價格一直處于高位。到了2022年年底,紙漿價格在大幅上漲后,現貨價格已飆升至約7800元/噸。

成本高企造成的影響,很快便反映在生活用紙企業的毛利率水平上。2022年年報顯示,“三巨頭”的銷售毛利率較2021年均有所下滑,處于近四年來的低谷。

生活用紙企業想走出盈利能力下降的困局似乎并不容易。百川盈孚對2023年3月的生活用紙市場進行了分析,其認為當月生活用紙利潤與2023年2月相比下滑明顯。一方面,成本端的紙漿市場下跌明顯,導致生活用紙市場價格接連下挫;另一方面,生活用紙市場整體需求清淡,下游貿易商庫存累積,市場心態悲觀,采購較少。

但還是有機構看好生活用紙頭部企業未來的發展。中信證券在研報中指出:“考慮到頭部紙企目前紙漿的庫存備貨達到3個月左右,預計到2023年第三季度,生活用紙企業的盈利能力有望迎來環比提升。”

“三巨頭”卻對未來前景信心十足。恒安集團公開表示:“未來將繼續升級產品及提升高端產品的滲透率,預期2023年紙巾業務收入將保持快速增長。”維達國際則推出了一系列高端廚房紙、濕廁紙產品,期盼用更高的價格、更優的產品組合,部分抵消生產成本帶來的負面影響。中順潔柔選擇加快渠道整合速度,形成了包括EC(電商渠道)、RC(新零售渠道)、AFH(商用消費品渠道)、GT(傳統經銷商渠道)和KA(大型連鎖賣場渠道)在內的五大渠道銷售模式。

只是,被成本所困的生活用紙上市公司,掙脫泥沼并不會一蹴而就。以率先公布2023年一季報的中順潔柔來看,增收不增利的局面之下,當提高價格、擴增產能、做高端品、多元布局的招數都用過一遍后,其手里的底牌還有多少呢?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