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加快推進“五個強市”和數字邢臺建設

加快推進“五個強市”和數字邢臺建設


(資料圖片)

——訪邢臺市市長宋華英

河北日報記者單厚軍 王永晨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邢臺市如何落實省委十屆三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兩會部署要求,努力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河北場景作出更多貢獻,加快建設經濟強市美麗邢臺?近日,邢臺市市長宋華英接受了本報記者采訪。

記者: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牢牢把握“六個統籌”要求,圍繞市場主體需求施策,加大對經濟恢復發展的支持力度。邢臺今年將采取哪些措施,推動經濟平穩健康增長?

宋華英:我們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一是突出抓投資、促消費。繼續把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主攻方向,一手抓現有項目建設進度,一手抓新興項目招引力度,聚焦立市興市、省市重點、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提供全鏈條、全周期、全要素保障,扎實推進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投產;聚焦龍頭型、產業鏈、集群式項目,推動更多大好高優項目落地邢臺。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二是突出抓產業、促升級。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尤其是制造業上,堅持主導產業、縣域特色產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做強主導產業,以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推動裝備制造等傳統產業延伸鏈條、轉型升級;依托科技創新和比較優勢發展壯大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做優縣域特色產業,突出龍頭帶動、創新驅動、標準化引領等12條路徑,開展企業上市、科技賦能、強鏈補鏈延鏈建鏈等6大行動,合力推動縣域經濟實力實現大提升。三是突出抓改革、促開放。把優化營商環境擺上重要位置,持續為國企、民企、外企服務,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深化國資國企改革,聚焦實業、做精主業、做強產業;發展壯大民營經濟。營造公平競爭、預期穩定的市場環境,服務周到、便利高效的政務環境,多元保障、融資順暢的金融環境,遵法守紀、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誠實守信、遵約踐諾的信用環境;深化與石家莊海關、天津港合作,加快推動以貨運為主的邢臺機場投用,打造陸海空聯運國際貿易通道。

記者:邢臺怎樣找準自身定位,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河北場景作出更多邢臺貢獻?

宋華英: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河北場景作出更多邢臺貢獻,我們謀劃提出了加快推進“五個強市”和數字邢臺建設,并按照近期可操作、中遠期可見效的要求,分階段明確了具體目標。

為進一步細化實化載體抓手,我們實行一個場景一個專班,系統推進各個場景有序鋪開。圍繞打造制造強市,開展項目建設等八大專項行動,壯大中鋼邢機、晶澳科技等制造業龍頭企業,加快邢鋼搬遷等重大立市項目建設速度,形成一批規模大、水平高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力爭2027年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30%以上。圍繞打造新型能源強市,實施抽水蓄能開發提速、風電光伏高質量躍升等五大專項行動,加快構建“風、光、水、儲、氫”多能互補的能源格局。圍繞打造物流強市,發展與制造業融合聯動的專業化物流產業集群,著力構建“一極引領、雙核驅動、三帶聯動、多點支撐”的現代物流布局,力爭2027年現代商貿物流業增加值突破390億元。圍繞打造農業強市,健全糧食生產、加工、倉儲、物流等全產業鏈,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持續抓龍頭、擴規模、育特色、創品牌,糧食總產穩定在475萬噸左右,力爭2027年產值超10億元的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達到10個以上。圍繞打造質量強市,從產品、工程、服務等七個方面開展質量提升專項行動,夯實質量發展的標準、計量、認證監管、檢驗檢測等基礎支撐,力爭2027年邢臺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達到中等以上發展水平。圍繞打造數字邢臺,構建數字生態體系,抓好華電數控、冀中新材、長征汽車等智能制造重點項目建設,打造5G全連接工廠和典型應用場景,推動中小微企業上云和兩化融合,力爭2027年電子信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超500億元。

記者:邢臺市如何堅持把項目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全力以赴抓投資、上項目、促發展,在重大項目建設方面實現新突破?

宋華英:抓重大項目建設就是抓住了投資的關鍵環節,我們將深入開展重點項目建設“強引領·增動能”行動。圍繞主導產業抓重大立市項目。聚焦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新型能源、健康食品四大主導產業,深化重大項目專班協調推進作用,加快推動24個重大項目落地投產,力爭今年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80億元以上。圍繞20個省重點產業集群抓擴能升級項目。組織開展“國企外企知名民企進邢臺”和“在邢投資企業總部、龍頭企業、行業協會、專家團隊、產業鏈補短板企業‘五個遍訪’”等系列招商活動,力爭全年落地產業項目900個、總投資1800億元以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機遇抓新型能源項目。準確把握“雙碳”等戰略機遇和邢臺發展定位,全力實施風電、光伏等103個新能源項目,加快建設抽水蓄能電站等儲能項目,形成發電、儲能、應用的新型能源產業體系。圍繞城鄉統籌抓基礎設施項目。堅持抓大不放小、抓新不放舊、抓城不放鄉,提前實施“十四五”后期項目,超前謀劃“十五五”項目,加快建設交通、水利、城市更新、鄉村振興等基建項目,適度超前布局5G基站、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平臺等新型基礎設施。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