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46個特色產業集群營收增速連續三年保持10%以上


(相關資料圖)

聚焦創新、人才、標準、品牌、設計、上市等因素,不斷壯大產業集群,培育龍頭企業,加速企業“兩化融合”——

本報訊(記者閆麗靜、王芳)1月12日,在平鄉縣好孩子北方工業園區內,工作人員正在通過企業自主開發的數字化系統查看整個產品生產流程。“運用全智能化管理模式,無論是接訂單、采購配件、車間制造,還是倉儲物流,全部實現了線上操控。”據園區副總經理錢紅梅介紹,園區正在進行數字化車間改造,明年投入使用后,生產效率能提高46%左右,良品率可控制在99%以上。

這是我市特色產業集群加速數字化改造的一個場景。

產業集群是提升縣域經濟綜合實力的重要載體。去年以來,我市聚焦創新、人才、標準、品牌、設計、上市等因素,推動“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轉型升級。實施特色產業集群營收“倍增”計劃,逐項列出時間表、路線圖,掛圖作戰、定期對賬。各縣(市、區)立足縣域自身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區位條件、產業基礎、功能定位,推動特色產業集群發展。

“龍頭”企業是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為加快培育一批掌握獨門絕技的“單打冠軍”企業,我市健全“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梯度培育機制,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之路。對頭部企業通過產業鏈精準“填空”招商,大力引進頭部企業、領軍企業,加快形成“頭雁”效應。目前,我市已確定縣域特色產業集群頭部企業205家。相關部門加大幫扶包聯力度,在項目申報、產需對接、上市融資、問題解決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推動特色產業集群提質升級。46個特色產業集群216家“領跑者”培育企業成功實現科技特派員全覆蓋,以科技賦能產業集群優化升級。

數字化賦能,激發縣域特色產業新活力。近年來,我市把數字化轉型作為推動縣域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主抓手,以數字化賦能,加速企業“兩化融合”,越來越多的企業走上數字化改革新路徑。

智能手臂機器人進行鋼坯噴號作業;識別鋼坯標識解析,跟蹤煉鋼到軋鋼全過程;智能表檢系統自動檢驗鋼卷質量……德龍鋼鐵依托物聯網射頻識別、5G等技術,成功打造數字智能化鋼企,實現了管理的全面升級和數字化轉型。

經過一系列的努力,2022年,我市跑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1月至11月份,46個特色產業集群實現營業收入4501.1億元,同比增長15.02%;全市46個特色產業集群營業收入增速連續三年保持在10%以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