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街道強化爭先意識 持續推動基層高質量發展

市重大項目——江蘇六維智能物流倉儲設備制造基地順利開工,年產值可達6億元;600余名“長江守望者”累計巡江1萬多公里、江邊植樹2000余棵,進一步鞏固長江岸線生態環境整治成果,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今年以來,江寧區江寧街道緊扣南京全面建設“人民滿意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典范城市”和江寧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示范區”戰略目標,深挖自身資源稟賦、全面補齊發展短板、深化改革發展進程,以厚植發展動能、保障改善民生、促進鄉村振興為根本目的,把握大局大勢、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爭先意識,在持續推動基層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中邁出堅實步伐,全力推動江寧街道實現更高水平的爭先進位和跨越發展。

培育新動能拓展新空間

爭當改革創新發展排頭兵

近日,落戶江寧街道的市重大項目——江蘇六維智能物流新建倉儲設備制造基地傳來好消息,該項目3.6萬余平方米的廠房已經建成,生產設備安裝已陸續進場,正進行試生產。項目負責人沈寬明開心地說:“目前噴塑(生產)線、軋機都在調試當中,爭取明年初達產增效。”

江蘇六維智能物流是國內著名智能物流解決方案和倉儲系統集成商、行業領軍企業。該項目建成后將為京東商城、蘇寧電器、亞馬遜等企業配套建設近千座智能倉儲系統,年產值可達6億元。

上述鏡頭是江寧街道緊扣先進制造業街鎮定位,在加快培育新動能、拓展新空間、爭創新優勢上邁出的堅實一步。

今年以來,江寧街道始終把江寧濱江開發區作為不斷增強發展后勁的最強依托,加大補鏈招商力度,加快中小工業集中區轉型升級,依托銅井片區工業集中區打造高端智能產業園,力爭低效產業用地轉型1000畝以上,畝均稅收增長80%以上。

同時,按照市、區先進制造業產業體系定位要求,當地不斷提升傳統產業的環保能力和安全水平,推進產業實現“騰籠換鳳”,推動吳中高科、中域智能家居、氟膜新材料等項目落地實施,重點發展高端智能裝備、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特色產業集群,著力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力爭規上工業企業突破60家。

街道還不斷擴大科技孵化器規模,逐步形成創新企業培育、創新成果轉化、創新人才引進“三創”發展體系,力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3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數50家以上,爭創省市級眾創空間至少1家,雙創載體面積達6000平方米以上。

豐富鄉村內涵加快集鎮轉型

爭當城鄉融合發展排頭兵

12月4日,牌坊村新一期“共享廚房”活動啟動,該活動以農家住宅一日租賃為交易形式,讓游客體驗到茶葉采摘、柴火大灶等鄉野之趣,還為農民帶來千余元日收入。

“共享廚房”是牌坊村緊扣黃龍峴茶文化村文旅特色,精心推出的實現農村閑置資產盤活的創新舉措。在鄉村振興視域下,該村整合基層多方資源,引入專業社會組織,創新打造出一個有溫度、有力量的鄉村聯合體,為建設更具活力新農村提供強有力的引擎。

不只牌坊村,近年來,當地開展實施田園綜合體建設工程,建成省級特色田園鄉村2—3個,并不斷豐富美麗鄉村內涵,以黃龍峴生態旅游產業轉型突破為契機,有效串聯全街上下游地區和延伸產業鏈,進一步壯大村(社區)集體經濟和帶動當地群眾致富,為江寧鄉村全面振興當好先行。

同時,街道全力加快江寧新市鎮PPP項目推進,力爭將其打造為全區乃至全市標桿示范工程。并進一步明晰各板塊發展定位,抓好銅井、陸郎集鎮的功能完善和特色產業培育,挖掘老集鎮內在潛能,加快其蝶變轉型。

此外,當地還深入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實現自然村垃圾分類覆蓋率100%,加快老舊小區整治出新,實施G205等主要干道和農村路燈亮化工程,加快推進市鎮更新、道路建設等一批民生城建項目落地,進一步提升城鄉宜居品質。

堅持綠色發展做好污染防治

爭當生態長效保護排頭兵

近日,江寧街道“長江守望者聯盟”實體化陣地建設項目進入實施階段。據計劃,當地將在長江岸線江寧段打造一個集宣傳展示、活動開展、志愿服務于一體的實體化陣地,展現長江岸線環境整治和生態修復成果。目前,“長江守望者聯盟”已累計巡江1萬多公里、勸導非法垂釣200余起、江邊植樹2000余棵。

作為長江“入蘇”第一站、江寧區唯一臨江街道,當地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稟賦,堅持綠色發展。錨定“雙碳”戰略和“雙控”目標,街道以低效閑置用地盤整和工業集中區的轉型升級為目標,堅決整治清退一批落后產業,深化重點行業領域綠色化改造,探索低排放、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同時,當地嚴格做好污染防治工作,完成涉VOCs(一般指揮發性有機物)的57個家具企業的升級改造,確保空氣優良天數比例穩定在80%以上。持續做好“一江五河”的生態化、系統化治理,實施山水河整治、陸順園河整治、銅井河生態修復、集鎮污水主次干管整改等工程,確保省市考斷面水質持續100%達標。嚴格落實“十年禁漁”要求,配合做好長江岸線綠化造林和景觀提升,打造長江入蘇“最美門戶”。

按照江寧區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提出的“拓展‘長江守望者聯盟’作用”的要求,當地正持續擴大聯盟規模和影響力,加快實體化陣地建設,不斷謀求上下游地區更多資源力量的支持,進一步凝聚守望長江、保護環境的共識。

強化精細治理優化服務質量

爭當社會精細治理排頭兵

近日,街道“藍精靈”沿江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網格員嚴冬在巡江時發現江豚的身影,快速掏出手機拍下江豚逐浪嬉戲的視頻。“藍精靈”沿江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由江寧街道、南京公安水上分局三山派出所牽頭,聯合轄區內海事、水務、水政、漁政、環保等17家管理單位及力量,共同承擔19.08公里的長江江寧段綜合治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此舉是街道以網格服務精細化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生動體現。近年來,街道投入人員及配備力量,優化網格劃分,并落實一日雙巡、推動警網融合等。在此基礎上,當地還投用社會治理信息化平臺,不斷深化“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社會治理機制,切實守好疫情防控、安全生產、信訪維穩等重點工作的社會防線,提升應急指揮能力、觸發響應能力和社會防控能力以及精準化社會治理水平。

此外,街道在優化為民服務質量上下功夫,完善“一站式”服務體系和12345工單辦理機制,落實好各項惠民措施,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7萬元以上。穩步推進農村“三地一產”改革,探索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有效路徑,通過資產租賃、入股分紅、村企合作等模式,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實力。推動陸郎中學原址新建、江寧衛生院改擴建、綜合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陸郎農貿市場等一批民生實事項目落地見效,不斷提升民生福祉。

安全生產方面,街道以安全生產“三年大灶”專項整治為抓手,開展“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專項行動,建成江寧、銅井、陸郎三個集鎮消防站,力爭實現智慧消防監管系統全域安裝覆蓋,完成高橋河、油坊河、牌坊水庫、雙虎水庫、李村水庫等水利消險工程,常態化開展違法用地、拋荒地、雙林地等重點領域的整治,持續鞏固“四無街道”成果,確保社會大局安全穩定可控。

加強黨建引領提升隊伍建設

爭當黨建工作排頭兵

12月6日,街道召開新一期黨工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議暨黨史學習教育專題讀書班,全體黨政領導,機關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等參加了會議。據統計,今年以來,街道已累計開展中心組理論學習13次,累計訂閱學習教材4000余套,開展各類宣講、參觀等集體活動100余場。

在此基礎上,街道深入實施村(社區)書記“領頭雁”工程,不斷提升22個村(社區)黨建品牌的內涵和質量,成功打造“少年說”“葉音之聲”等黨史學習教育特色品牌。

不僅如此,當地陸續開展“小區治理齊上陣”“物業紅色驛站”等為民辦實事黨建品牌,堅持在為民辦實事中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并按照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切實抓好基層黨建各項工作,推動全面從嚴治黨縱深發展。

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的同時,當地進一步推進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運行機制,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在城鄉社區、“兩新”組織、醫院學校、物業管理等領域的有效覆蓋,推進黨的建設與街道中心大局有機融合,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

此外,街道深化落實好干部管理“三項機制”,堅持“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選人用人理念,加強年輕干部梯隊建設,持續強化黨風廉政和意識形態領域建設,打造一批政治過硬、作風過硬、能力過硬的干部隊伍。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站在“十四五”新起點上,江寧街道將大力貫徹落實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省市區黨代會精神,大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鄉村全面振興和全區現代化建設試點新征程中勇當先鋒,打造走在全省前列的鄉村振興典范街鎮、在全市具有影響力的產業轉型樣板街鎮、深入踐行生態文明理念的秀美地和城鄉融合發展的新高地,加快形成“兩園三鎮一核心”的發展格局,逐步凸顯高端制造集聚區、宜居宜業城鎮區、文化休閑旅游區這三大功能區域特色,全力建設綠色發展、生態宜居、文化融合的“臨江福地、詩畫江寧”。(李曉輝)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