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地區之一

“最美麗動人的樹”現身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白水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植物中的大熊貓”——世界瀕危野生植物距瓣尾囊草、國家二類保護動物藏酋猴;5年間45種鳥兒“落戶”成都,青頭潛鴨、中華秋沙鴨、海南鳽等全球瀕危鳥類都是成都的“新朋友”……

根據2020年度成都市生物多樣性監測報告,成都是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地區之一,生態系統類型多樣。成都市現記錄的高等植物有4459種,占全國的14%,占全省的41%;記錄到陸生野生脊椎動物700種,其中獸類129種(占全國19%,全省57%),鳥類496種(占全國33%,全省65%),兩棲類33種,爬行類42種,內陸水體魚類129種。

以鳥類觀察記錄為例,根據《2020年成都市鳥類監測報告》顯示,到2020年底成都新增了包括海鷗、黑頸鶴、中華秋沙鴨在內的9種鳥類記錄。

在植物方面,2020年底全市已記錄維管束植物4459種,較10年前記錄的3390種增加了1069種。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珙桐、紅豆杉、獨葉草等6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連香樹、楠木、香果樹等38種。

在生物多樣性分布上,成都野生動植物資源主要分布在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崍市、崇州市、大邑縣的龍門山區域,區域野生動植物種類占成都市的80%以上。

從2021年初開始,陸續有成都市民曬出他們在成都與松鼠邂逅的照片和視頻。“這其實是成都生物多樣性越發豐富的實際體現。”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不僅是松鼠,數據顯示,2020年成都市陸生野生脊椎動物700種,較10年前增加了近100種。生物多樣性資源增加,一方面反映了成都加強本地生物資源的保護和普查,發現了更多存在于身邊的植物。另一方面也說明,成都市近年來加強了植物的引種栽培利用,用于種質資源的培育、開發和利用,這對于城市綠化美化起到了較大作用。(王琳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