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區已初步完成精品街巷打造工作

9月29日,記者在秦淮區精細化整治現場會上獲悉,慧園街和相鄰的錦繡坊經過整治和管理,已初步完成精品街巷打造工作。

慧園街位于秦淮區太平南路南段西側,東起太平南路,西接錦繡坊。慧園街在民初以此地的慧圓庵而得名;錦繡坊的命名,源于五代十國時南唐的牌坊。目前慧園街共有商戶51家(含餐飲21家),錦繡坊有商戶37家(含餐飲15家),兩條街巷全長約500米,已成為擁有眾多美食老店的老街面、老市井。

“以前街巷存在倚門出攤、油污噪聲等影響日常管理和擾民的現象。洪武路街道堅持建設與管理相結合,更新沿街門頭店招,劃分非機動車停車位,鼓勵房東引進傳統美食店,并落實‘門前三包’和‘1+10’管理模式,打造精品街巷。”洪武路街道副主任唐曉軍說。如今的慧園街和錦繡坊,路面整潔、店鋪規范、停車有序,沿街的文化墻上還繪有垃圾分類等圖案。

因地制宜,精品街巷打造工作在秦淮多點推進。在南部新城,蘇家橋路也初步創建為精品街巷。“我們清掃門前的垃圾灰塵,不在門口堆放雜物,引導顧客將自行車、電動車擺放整齊。顧客前來,明顯感覺到整條街的環境變好了。”肥叔鍋貼的楊老板說。包括肥叔鍋貼在內,該路段的所有經營戶都簽訂了“門前三包責任書”,成為門前責任主體。

為了全面提升環境,街巷實行“路長”負責制,推行“1+10”管理模式。在蘇家橋路一側的“路長公示牌”上,路長一欄寫的是紅花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紀宏平,職責是對道路的城市管理秩序負總責。路長牽頭,統籌協調城市管理志愿者、社區民警、環衛管理員、綜合執法人員等力量。“我們平時巡查督促‘門前三包’落實情況,能解決的問題當場解決,不能獨立解決的上報給路長,協調執法、市政等多種力量跟進。”紅花街道城市管理部精品街巷組長朱富祥說。此外,紅花街道還廣泛動員社會力量,讓城市治理公眾委員參與精品街巷創建。

從7月到今年年底,秦淮區將爭創50條精品街巷,助力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秦淮區343條背街小巷按照‘兩步走’進度安排,除了選取13個片區50條街巷進行精品街巷打造外,今年將對剩余的293條街巷的管理模式和標準提檔升級。”秦淮區城管局副局長周小強說。(嚴玲 田詩雨)

關鍵詞: 整治 打造 文明 創建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