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開局之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剛剛走完上半程的中國經濟,呈現出持續穩定恢復、穩中向好的積極態勢。良好開局來之不易。這背后,是我國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精準實施宏觀調控,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不懈努力,是制度偉力、改革動力、調控能力的同頻共振。展望未來,強大的制度優勢、持續釋放的改革紅利、更加精準完善的調控,將繼續護航中國經濟無懼風雨、行穩致遠。
宏觀調控靶向精準
助力經濟穩中向好
“從去年減按25%到今年的1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國家持續為小微企業減負,單這項政策全年就能減稅2.5萬元,預計今年可以減免企業所得稅47.25萬元,我們收獲滿滿。”江西豐城市金海建材有限公司總經理付金彪說,利用省下來的稅金,公司將新建一條年產碳酸鈣4萬噸的生產線,建成后預計增加160萬元年利潤。今年以來,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稅收優惠政策接連落地,小微企業連迎減負禮包。
“有了創業擔保貸款政策,不需要房產抵押也能獲得如此優惠的貸款,這下可以多招幾名員工了!”深圳一家生活超市店主黃先生獲批5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后貸款利率不到2.35%。在深圳,今年6月啟動的金融支持個體工商戶專項活動切實緩解了個體工商戶“急難愁盼”的融資難題。
企業活,則經濟活。微觀冷暖可以洞察中國經濟活力脈搏。今年以來,在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市場主體元氣進一步恢復,匯聚成我國經濟持續復蘇、穩步前行的動力。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66.9%,反映企業效益明顯好轉,利潤明顯上升。
回顧上半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我國經濟實現增長12.7%,呈現出穩中加固、穩中向好態勢。這份成績單的背后,是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固本培元政策的實施,一系列改革創新政策的推進,也與我國宏觀政策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密不可分。
積極的財政政策提質增效、更可持續:進一步優化和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幫助市場主體恢復元氣,增強活力;2.8萬億元常態化直達資金基本實現中央財政民生補助資金全覆蓋,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數據顯示,前6個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2.76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7.74萬億元,廣義貨幣(M2)余額同比增長8.6%;人民銀行促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上半年,小微企業新發貸款合同利率5.18%,分別比上年同期和2019年同期低0.3個和1.06個百分點。
粵開證券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宏觀分析師羅志恒表示,上半年,宏觀政策在穩定經濟基本盤方面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展望下半年,宏觀政策將更為強調“跨周期調節”,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統籌做好今明兩年銜接,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改革紅利持續釋放
推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當前,政府部門針對企業發展提供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包括使用第三方軟件服務的‘服務券’、國際專利補貼、高端人才落戶支持等,筑牢企業健康發展基礎,增強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北京軟體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CEO高少龍表示。在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方面,政府部門打出了一系列政策組合拳。
圍繞培育和扶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營商環境還將進一步優化,財稅金融等支持舉措將齊發力,股權融資、掛牌上市等多元投融資渠道將進一步完善。
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我國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一系列關鍵舉措接連落地,推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國經濟在穩中加固的同時,呈現穩中向好的積極態勢。
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釋放中國市場潛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支持創業創新;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發布,破除妨礙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和商品服務流通的體制機制障礙;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出爐;部署“快遞進村”,打通電商物流“最后一公里”;多部門聯合出臺意見加快補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的“短板”;開展補鏈強鏈專項行動,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牢牢抓住改革開放關鍵一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綜合改革試點40條首批授權事項加速落地;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出臺,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22條市場準入特別措施、33項金融改革舉措,海南自貿港負面清單發布,加速對標世界最高水平開放形態……
聚焦民生領域熱點難點,一攬子舉措持續發力: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接力展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期實現,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邁出探索步伐;堅持“房住不炒”,加快發展保障性住房;加大對民生領域的投入,上半年全國財政支出12.1萬億元,“三保”等重點支出增長較快,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衛生健康支出分別增長10.1%、8.2%、3.8%。
發展環境越是嚴峻復雜,越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體系,運用制度優勢應對風險挑戰。這是我國經濟航船乘風破浪、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成功經驗。
從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到推動一項項重大工程的落地,從脫貧攻堅到全面小康,黨的十八大以來,一次次凝心聚力越過障礙,一次次集中力量辦成大事,無一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生動展現。放眼神州大地,從舉世矚目的中國速度,到令人震撼的中國力量,無不彰顯著中國制度的優勢,折射出中國治理的效能。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指出,中國經濟之所以能取得“穩中加固、穩中向好”的成績,究其原因,強大的制度優勢提供了根本保障,持續釋放的改革開放紅利提供了強大動力,日臻完善的調控能力構筑了重要支撐。
堅定信心迎難而上
匯聚高質量發展不竭動力
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為宏觀政策定下基調: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政策效能,兜牢基層“三保”底線,合理把握預算內投資和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進度,推動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實物工作量。穩健的貨幣政策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助力中小企業和困難行業持續恢復。要增強宏觀政策自主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
“關于宏觀政策,一方面要看到今年總體經濟穩中加固、穩中向好,另外一方面也要看到,目前國內外環境錯綜復雜,特別是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給中小微企業帶來的成本壓力比較大。”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日前表示,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做好跨周期調節,應對好可能發生的周期性風險。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表示,此次政治局會議對于“跨周期調節”的強調更加著眼于打破年限劃分,立足于中國宏觀政策視野,關注經濟轉型實際,打好“十四五”起始階段的基礎。
精準,成為下半年宏觀政策發力的關鍵詞:針對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把握時度效,精準施策,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繼續實施減稅降費政策,用政府收入的“減法”來換取企業效益的“加法”和市場活力的“乘法”。“通過繼續實施制度性減稅政策、分類調整階段性的減稅降費政策、出臺新的結構性減稅政策以及持續實施降費措施等,預計全年為市場主體減負將超過7000億元。”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表示。
——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助力中小企業和困難行業持續恢復。中國人民銀行7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德意志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熊奕表示,下半年貨幣政策的重心會更多放在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上,充分利用一系列創新直達實體的貨幣政策工具。此外,考慮到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壓力,央行下半年可能還會降準。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濃重底色。在“雙碳”目標下,宏觀政策將聚焦綠色轉型:財政部下一步將系統研究財政支持污染防治和碳達峰、碳中和的政策措施,人民銀行將推動碳減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向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資金。
創新發展,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地位更為凸顯。下半年,財政部門將圍繞國之大者,支持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銀保監會也將研究出臺銀行業保險業支持科技自立自強的指導意見。
下半年,要在做好“六穩”“六保”的基礎上繼續落實好重點任務:挖掘國內市場潛力,加快推進“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統籌有序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堅持“房住不炒”,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供給上要加快依靠創新驅動促進企業技術改造和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需求上要積極挖掘國內市場潛力,培育強大國內市場,切實提升發展的韌性。”劉向東表示。
堅定信心,迎難而上。當前,要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守住“保”的底線,鞏固“穩”的基礎,積蓄“進”的力量,凝神聚力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展望未來,強大的制度優勢、持續釋放的改革紅利、更加精準完善的調控,將繼續護航中國經濟無懼風雨、行穩致遠。(記者 張超文 李佳鵬 孫韶華 張莫)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協委員建議推動出臺《重慶市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高質量集聚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22-01-15
- 噴灑消毒劑2.9噸!鶴壁鶴山區對城區公共場所集中消殺2022-01-15
- 大慶兩會看檢察 | 漫看大慶檢察“高光”時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車不用再帶身份證了2022-01-15
- 從警前VS從警后,一同追憶那段“芳華”!2022-01-15
- 速看!福州這個路段出行有變2022-01-15
- 【長三角日報】紹興原市委書記馬衛光,任杭州市政協黨組書記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區發布關于在外人員返鄉有關事項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長春中院首次適用二審民事案件獨任制審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檢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辦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著最深的愛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實現訴訟費繳退費“線上辦” 傳統線下繳退費功能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響西安部分區縣蔬菜滯銷,亟需各方助力解決2022-01-15
- 恩施州6個重大交通運輸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32億元2022-01-15
- 【15號用】3崗招聘若干人!45歲以下可報!五險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國際科技合作助推湖南優勢領域提升國際競爭力2022-01-15
- 延安城區新增車位3100個 有效破解停車難2022-01-15
- 鴻星爾克入選2021年“誠信之星”!2022-01-15
- 菏澤農商行新興支行開展包片行政村信貸產品推介活動2022-01-15
- 鞏義市:黨員“雙報到”進社區 為民服務“不打烊”2022-01-15
- 廣東珠海1月15日新報告1例本土確診病例2022-01-15
- 大降價!阜陽即將啟動2022-01-15
- 北京專報丨國家衛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續發展,西安疫情進入收尾階段2022-01-15
- 陜西對符合解除隔離條件人員 落實后續7天居家健康監測措施2022-01-15
- 信陽消防聯合多部門 開展應急實戰演練2022-01-15
- 城西區:“紅色存折”讓社區志愿服務更有溫度2022-01-15
- 乘動車忘帶身份證 可開電子證明2022-01-15
- 陜西組建2400人的省級醫療團隊 支援本土確診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爾塔”與“奧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長 長沙清水塘北辰小學孩子“牽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