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工智能方向專利數量在全球企業中名列前茅

作為關系國計民生的特大型國有重點骨干企業,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一直高度重視人工智能在電力領域的探索和應用。日前,國網公司第二季度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推進移動互聯、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在“互聯網+”的風口下,智能電網必將開啟能源與互聯網有機結合的大門,智能電網布局也成為搶占未來低碳經濟制高點的重要戰略措施,對此,國網信通產業集團開創了屬于自己的創新應用。

通過人工智能實現提質增效

當前,國家電網公司積極響應國家戰略部署,高度重視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強化人工智能統籌布局并開展探索性工作,人工智能方向專利數量在全球企業中名列前茅。

在國家電網公司看來,人工智能是實現電網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技術之一,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賦能電力設備、安監、營銷、基建、企業經營管理等領域業務智能化應用,將有效推進國家電網公司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助力電網業務高質量發展。

國網信通產業集團信通研究院人工智能技術研發中心副主任邱鎮表示,國網信通產業集團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相關工作,超前布局,組織開展了電力人工智能核心技術攻關研究、產品孵化、產業模式和市場模式創新,持續提升了集團人工智能領域核心競爭力,助力集團成為國家電網公司人工智能領域的領軍企業。

國網信通產業集團信通研究院人工智能技術研發中心技術專家廖逍說:“目前國網信通產業集團已經打造了新一代電力人工智能平臺,研制了電力專用的人工智能芯片(海燕)、電力設備聲紋識別以及多種型號的電力邊緣智能終端,形成了33項人工智能自主產品和解決方案,可有效支撐電網業務提質增效。”

成功打造多個示范工程

據了解,國網信通產業集團自2017年建設國家電網公司電力系統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以來,始終堅持將人工智能作為賦能公司向“產品服務型”企業轉型升級的核心動力。在科技攻關、產品研發、市場推廣、生態建設等多個層面精心布局,積極投身實踐,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并為持續快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國網信通產業集團已研發人工智能平臺、智慧變電站一體化平臺、設備聲紋監測裝置、數字化安監產品等10余款核心產品,并已在20余家電網企業實現了應用。

國網信通產業集團繼遠軟件人工智能事業部研發總監梁翀自豪地說:“國網信通產業集團在人工智能平臺及應用方面已成功打造了多個示范工程。在安徽、福建、遼寧、四川、青海電力和大數據中心共6個單位的平臺建設均已竣工,能夠有效支撐當地安全生產風險管控、智慧變電站、智能營業廳等典型場景建設。”

“在重點應用方面,我們完成了智慧變電站、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平臺、數字化安全管控智能終端等產品研發。”梁翀介紹說,其中,智慧變電站已在合肥錦繡變、大連港東變等12座變電站進行部署應用,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平臺已在安徽全省16個地市、71家縣公司投入使用,數字化安全管控智能終端也已在杭州云棲變進行了試點驗證。

聚焦“一平臺兩主線”

面對電網數字化轉型的新形勢,統籌、規劃電力的人工智能發展并非一蹴而就。

對此,邱鎮表示,為了打造人工智能產業,國網信通產業集團在業務體系建設上,聚焦“一平臺兩主線”,即人工智能基礎平臺、AI+設備管理和AI+安全管理,內設敏捷前臺(售前技術支持中心)、業務中臺(設備管理中心、安全管理中心)及創新后臺(研發中心)。積極配合集團推進電力人工智能技術攻關、平臺及應用產品研發,支撐構建“平臺+應用+終端+服務”的生態模式,助力集團電力人工智能產業規?;l展。

在算法模型方面,廖逍表示,依托國家電網公司電力系統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展開了包括輸變電巡檢圖像識別、設備聲紋識別、作業反違章識別等電力專用場景算法研發攻關工作。

廖逍介紹說:“在算法上,我們構建涵蓋輸電、變電、安監等多領域的巡檢影像及設備聲紋樣本庫,并基于現場業務應用及樣本增廣技術持續進行樣本擴充;同時,研發高效率分層訓練算法模型,沉淀60余類電力專用算法模型,常態化推進算法模型迭代優化工作,在多個網省已經實現實用化落地。”(韓逸飛)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