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熊貓過河。 |
核心閱讀
何鑫小時候,爺爺用他的奶瓶救活了一只大熊貓幼崽。長大后,何鑫成了飼養員,并且照顧了這只大熊貓。這段“奶瓶情緣”是陜西佛坪人保護大熊貓的縮影。
為確保“國寶”吃得安全,大古坪村民自家種的地,不用殺蟲劑。
夏日秦嶺,草木蔥蔥。
秦巴小城陜西佛坪的一場規劃研討會,從白天開到了晚上。“熊貓圈舍怎么布局?熊貓醫院如何設計?……”各路專家興致高漲,有時還爭得面紅耳赤。
今年初,秦嶺大熊貓佛坪繁育研究基地建設項目獲批。眼下,深山小城“開足馬力”,熱盼基地建設早日落地。幾十年來,給國寶大熊貓建樂園,已成為這片土地上的“全民自覺”。記者日前走進陜西佛坪,探訪“全民護寶”背后的堅守、感動與初心。
祖孫三代延續“熊貓情緣”
5月的一天下午,佛坪“熊貓谷”,遠道而來的大熊貓樂樂,入住整葺一新的園區,與熊貓小丫成了鄰居。
90后飼養員何鑫已入職10年,小丫、樂樂是他照管的第九、十個“心肝寶貝”。“打小記事起,村里人就說,我這輩子跟熊貓結了緣。”何鑫對記者笑言,“每次見到熊貓,我都有天生的‘親近感’。”
小伙子所言不虛。親近感背后,藏著一段“熊貓情緣”。
1991年冬天,陜西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員工汪鐵軍和同事冒雪巡山。行至三官廟,見一只大熊貓幼崽趴在雪地枯草里,奄奄一息。汪鐵軍趕忙把它摟進棉襖里,一行人跋涉倆小時,摸黑趕回三官廟村。“何長林家小孫子剛1歲,他家肯定有奶粉!”
進了屋,何長林和老伴二話沒說,拿起孫子的奶粉、奶瓶,沖了滿滿一瓶熱奶。何老漢像抱孫子一樣,把熊貓摟在懷里;老太太彎著腰,一滴滴喂奶粉。小家伙嘗到甜頭,叼住奶嘴吮起來,一屋人長松一口氣。
此后兩年,小家伙在保護區管理局里茁壯成長,還有了名字“坪坪”,寓意平平安安。1993年,坪坪離開佛坪縣,來到陜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就在這一年,何長林老人離開了人世。
二十載時空流轉,何長林老人的兒孫兩輩,如今分別成為大熊貓野外監測員、飼養員。
“當年,爺爺用我的奶瓶搶救坪坪時,我才1歲。”崎嶇山路上,何鑫緊跟父親何慶貴,豁開半人高的藤蔓,上山探尋野生大熊貓的蹤跡。山野蔥蘢,父子倆斜挎水壺,穿梭在茫茫山林里。
穿過山腰竹林,二人在山石上休憩片刻。何鑫告訴記者,他當飼養員后,坪坪也回到了闊別已久的佛坪。“按人類年齡推算,那時它已是70多歲的老人。”
“奶瓶故人”重逢后不久,坪坪安然離世。其晚年由何鑫精心照管,福氣不淺。
村民自發參與了近20次大熊貓救助
從縣城驅車兩小時,進入自然保護區緩沖區。“熊貓村”大古坪海拔1200米,依山傍水、恬靜清幽。
村民宋建才握著鋤頭,在金水河畔修整菜畦。“昨兒傍晚,還看見大熊貓在河邊閑逛哩。我沒敢言語,生怕驚擾了它。”
這并非宋建才首次邂逅野生大熊貓。去年冬天,他拉著馬、帶著狗,去山上運貨。穿過竹林時,遠處一只體長1米多的熊貓,搖頭晃腦地向前走來。看著“國寶”慢慢靠近,宋建才招呼馬和狗,齊齊讓出道來。走到六七米開外,熊貓停下腳步瞅了瞅,搖頭晃腦地鉆進密林,接著爬上旁邊的樹,開始蕩秋千。
“馬不驚、狗沒叫,它們經常見熊貓,習慣了就不害怕。”宋建才向記者笑言,“大熊貓也明白,人們不會傷害它,一點兒都不慌。”
俯瞰秦嶺山谷,林木蓊郁、竹海茫茫。眺望大古坪至三官廟一帶,落日余暉灑滿山野,金色霞光下難掩盎然綠意。據專家推測,平日里,二三十只野生大熊貓在這座“森林樂園”里悠游嬉鬧。夏陽漸暖,“國寶”尋找嫩竹,也常來村莊串門子。
“國寶”做客,如何應對?村支書王小林早有準備。
“每次開動物保護大會,村民都搬上小板凳,非常積極。”王小林跟著縣上宣傳隊,走村入戶宣介大熊貓保護,“如今,村民自發參與了近20次大熊貓救助。”
為確保“國寶”吃上天然食材,大古坪村民自家種的地不用殺蟲劑。“熊貓村”里,魔芋、中蜂等綠色產業如今蒸蒸日上,漸成致富新引擎。
“對熊貓好,它們感覺得到。”望著蒼翠山谷,王小林感慨,“和大熊貓做鄰居,有面子!”
滿目蒼翠為“國寶”裝飾溫馨家園
沿著金水河溯源而上,年近六旬的黨高弟巡山領路,駕輕就熟。
黨高弟是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一名高級工程師。自參加工作起,這條蜿蜒山徑,他走了30多年。
“佛坪、四川兩地的大熊貓,地域上已分隔30萬年,形態差異明顯。”黨高弟邊上山,邊給記者介紹,“四川大熊貓臉長嘴長,近似熊;佛坪大熊貓頭圓嘴短,更像貓,且已發現6只棕色品種。”
繞過山澗峽谷,眼前豁然開朗。但見飛瀑落潭,幽曲瀠洄。山溪邊碗口粗的樹干上,青苔早已爬滿。巡山隊員深吸一口氣,連連感嘆,“大熊貓的家,就應該是原生態!”
巡山并不總是這般“山水靜好”。近年來,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野外搶救大熊貓40余次,黨高弟參與了26次。高山逢雪、狹路會熊、山洪突至、毒蛇夾擊,大伙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黨高弟也曾帶領隊員,進駐原始森林和無人區。通過40天地毯式調查,采集3000余份標本,摸清了保護區內大熊貓棲息地植物的群落結構。
對這些憨態可掬的“寶貝疙瘩”,整個佛坪縣下足了功夫。站在山嶺眺望,縣城被蒼木環繞。佛坪縣委書記李芳告訴記者,全縣堅持植綠造林數十載,如今森林覆蓋率高達90.3%,“這滿眼蒼翠,就是為‘國寶’裝飾的溫馨家園。”
功夫不負有心人。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顯示,作為野生大熊貓重要分布區,秦嶺大熊貓數量由上世紀80年代的109只增加到345只,增幅達217%;平均每平方公里分布0.096只。
“國寶游暢秦嶺,各方保駕護航。”陜西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感慨,“大熊貓在秦嶺已經生活了800多萬年。我們要盡全力呵護,讓這份‘時光的饋贈’生生不息。”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協委員建議推動出臺《重慶市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高質量集聚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22-01-15
- 噴灑消毒劑2.9噸!鶴壁鶴山區對城區公共場所集中消殺2022-01-15
- 大慶兩會看檢察 | 漫看大慶檢察“高光”時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車不用再帶身份證了2022-01-15
- 從警前VS從警后,一同追憶那段“芳華”!2022-01-15
- 速看!福州這個路段出行有變2022-01-15
- 【長三角日報】紹興原市委書記馬衛光,任杭州市政協黨組書記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區發布關于在外人員返鄉有關事項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長春中院首次適用二審民事案件獨任制審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檢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辦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著最深的愛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實現訴訟費繳退費“線上辦” 傳統線下繳退費功能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響西安部分區縣蔬菜滯銷,亟需各方助力解決2022-01-15
- 恩施州6個重大交通運輸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32億元2022-01-15
- 【15號用】3崗招聘若干人!45歲以下可報!五險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國際科技合作助推湖南優勢領域提升國際競爭力2022-01-15
- 延安城區新增車位3100個 有效破解停車難2022-01-15
- 鴻星爾克入選2021年“誠信之星”!2022-01-15
- 菏澤農商行新興支行開展包片行政村信貸產品推介活動2022-01-15
- 鞏義市:黨員“雙報到”進社區 為民服務“不打烊”2022-01-15
- 廣東珠海1月15日新報告1例本土確診病例2022-01-15
- 大降價!阜陽即將啟動2022-01-15
- 北京專報丨國家衛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續發展,西安疫情進入收尾階段2022-01-15
- 陜西對符合解除隔離條件人員 落實后續7天居家健康監測措施2022-01-15
- 信陽消防聯合多部門 開展應急實戰演練2022-01-15
- 城西區:“紅色存折”讓社區志愿服務更有溫度2022-01-15
- 乘動車忘帶身份證 可開電子證明2022-01-15
- 陜西組建2400人的省級醫療團隊 支援本土確診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爾塔”與“奧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長 長沙清水塘北辰小學孩子“牽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