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完成首次對高原河湖的生態環境精確監測

無人船在探測可魯克湖湖底地形。劉勇攝

鹽湖測量前工作人員在調整設備。長江科學院供圖

日前,在青海可可西里鹽湖和柴達木盆地的可魯克湖和托素湖等湖泊,青海省水利廳、青海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聯合長江科學院完成了我國首次對高原河湖的生態環境精確監測。

“監測中綜合運用衛星遙感、無人船測量、多波束水下地形探測等先進設備和技術。”長江科學院空間所所長譚德寶說,實現了天地空一體化監測。

“通過對衛星遙感歷史數據和無人機遙感數據進行分析,可以得出高原湖泊的水體面積近幾十年來的變化規律。”譚德寶說,運用無人船平臺支持下的多波束水下地形探測技術,可以獲取湖泊水下地形的基礎信息。

雙探頭多波束水下地形探測技術,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水下地形測量技術之一。“這在國內高原地區是首次使用。簡單說,就是其遙感超聲波一次能發射1024個點,每個點間隔幾厘米,穿透水體后接觸湖底反射回來,就形成了一個湖底地形的立體模型。”譚德寶說,這樣得到的湖底模型是最接近實際地形的,比早前的單探頭單波束形成的平面軌跡圖更直觀、立體、全面。

本次監測還進行了實地觀測和水樣采集。“我們將進一步分析高原湖泊的水質、礦鹽物質的時空變化情況,并評估區域氣候變化對冰雪融水、區域降水以及水生物等的影響。”譚德寶說,在此基礎上可提出科學有效的生態環境保護方案,為保障湖泊水資源提供科技支撐。

關鍵詞: 河湖 生態環境 高原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