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貨上門快遞職責
近幾年,快遞代收點和智能快遞柜越來越多,讓人不用因為家里無人收件而苦惱,但卻引發出新的問題——家里明明有人,快遞員卻不愿送貨上門。快遞是否一定要送貨上門呢?在未與收件人商量的情況下,把快遞放在代收點或快遞柜,然后短信或電話通知,這種做法是否符合規定呢?
●正方
審視快遞送貨上門
不能只用市場眼光
越來越多的社區附近開始出現菜鳥驛站、快遞柜等,對于很多上班族們來說,快遞免費寄放在驛站確實很方便,然而,如果家里明明有人,快遞員卻不愿送貨上門,這樣的服務到底是提供便利還是“被強制”寄放呢?
因此,不少人對快遞是否應該送貨上門的規定,還是存在不少疑問,一面是出于安全考慮,另一面則是規定本身就存在不透明、不對等的現象。要知道,快遞不上門雖說可以理解,但如果沒有提前通知用戶,就是一種不合理選擇。快遞本來就是必須按照服務約定,送到指定地點的“門對門物流活動”,尤其是在收件人要求的情況下。正所謂“收錢就要辦事”,快遞員私自決定不送貨上門,并且將快件交給了第三方,明顯違反了《快遞服務》的國家標準。
從市場角度而言,快遞行業鼓勵末端服務的多元化,這本無可厚非,但這種多元化的前提是,無論選擇哪種送貨方式,都應當征求收件人的意見。而在今年5月1日即將施行的《快遞暫行條例》當中也明確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將快件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當面驗收。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權當面驗收。”換句話說,快遞送貨上門是規定也是責任。
當然,在送貨上門方面,快遞員確實也有自己的苦衷,比如有些小區禁止快遞車輛入內;遇到收件人不在家的情況;擔心快遞車或車內的快件被盜等。正因如此,在審視快遞送貨上門服務時,絕不能只站在市場角度來談。因為,凡事都需要相互理解,送貨上門雖然是快遞員的分內之事,但在各種現實條件的限制下,用戶自己去取快件,何嘗不也是一種美德?宋瀟
●建議
是否送貨上門
消費者來選擇
根據規定,如果快遞員想放在代收點或快遞柜,首先要征得收件人的同意,如果收件人不同意,則必須送貨上門。由于快遞員的收入跟業務量掛鉤,諸如攬收量、配送量、投訴率等都是績效考核指標,在單位時間內,收發快遞包裹數量越多,收入也就越高。對于快遞公司和快遞網點來講,也有相應的考核指標,加上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快遞員流失率大,對配送速度和成本的要求愈發苛刻。可見,快遞代收點和智能快遞柜的普及,能夠幫助快遞員和公司提升配送效率,降低收發成本,加快周轉率,提高收入增長率,自然會傾向于優先使用快遞代收點和智能快遞柜。
而且,隨著技術不斷迭代升級,智能快遞柜的功能愈發豐富,不僅可以做到自助收寄快遞,還具有廣告、電商購物、代存物品、評價、打賞等功能,拓寬了快遞公司的收入來源。如今快遞公司也都開通了APP、公共號等,與智能快遞柜共享流量,并進行了購物導流、互動,實現了資源最大化利用。智能快遞柜已經成為快遞公司的一大流量平臺,具有很大的商業潛力,用的人越多,功能越豐富,流量價值就越大。
由此可見,在快遞規模急速擴張、人工成本上升、個人隱私意識增強的趨勢下,智能快遞柜的全面普及是大勢所趨,成為快遞公司網點的延伸部分,與智能物流、無人快遞構成一體化服務,必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那么,對快遞柜的監管也要與時俱進,及早制定設備硬件和服務標準,促使其規范化使用,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更放心的服務。江德斌
●評判
拒送貨上門
有違當面驗收規則
快遞員不愿意“送貨上門”,不僅有違之前的承諾,而且有違“當面驗收”的要求。我國第一部專門針對快遞業的行政法規——《快遞暫行條例》對快件投遞有明確的規定,該法規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條例》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將快件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當面驗收。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權當面驗收。當然,這個“當面驗收”也并非就是“死規定”,如果收件人家里沒人,就需要快遞員與收件人溝通商量,在經得收件人允許后,才可將貨物放在快遞驛站或者智能快遞柜。
其實,針對快遞中出現的一些疑難問題,國家也在鼓勵快遞企業推行“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多樣化。比如,《快遞暫行條例》中提出,鼓勵多個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共享末端服務設施,為用戶提供便捷的快遞末端服務。像在小區設置“快遞驛站”、“快遞智能柜”等就屬于配送多樣化的服務。但是,快遞企業開展多樣化的末端服務,不等于就可以以此作為拒絕“送貨上門”的“擋箭牌”,逐漸淡化“送貨上門”的服務觀念,畢竟,“送貨上門”是快遞行業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快遞企業放棄“送貨上門”的承諾,顯然將帶來很多新的矛盾和問題。
如今,隨著快遞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未來快遞智能柜、代收點所占的比例或許將會越來越大。但是,鼓勵快遞末端服務多元化的前提是,無論選擇哪種送貨方式,“送貨上門”都應當是快遞行業“最優先”的選擇,特別是在遇到家里沒人的情況時,快遞員都應當征求收件人的意見,并且根據收件人的意見,來確定快遞貨物如何遞送,如此,才是最準確的投遞方式。所以說,快遞“送貨上門”的總原則、總要求不能變,如果一些快遞員以“政策”為由拒絕“送貨上門”,恰恰是曲解了“政策”的本意,也只能引發消費者的不滿乃至吐槽。閻淑萍
●延伸
智能快遞柜
四大矛盾待解
據分析,目前圍繞智能快遞柜產生的矛盾主要有四點:一是,快遞員直接把生鮮放入柜,為何不再送上門?二是,收件人不知快遞入柜,超時被收費誰買單?三是,取快遞要掃二維碼,泄露隱私怎么辦?四是“開箱驗收”無法保障,發生問題誰負責?
智能快遞柜產生的這些矛盾,現在還沒有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還只是處于發現問題的階段,研究和解決問題甚至還沒有提上議事日程。在人類歷史上,有時候,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現在智能快遞柜的問題,應該是提出問題重要,更需要解決問題。這里當然需要依法審視問題,依法解決問題。
從法律角度看,快遞以“投柜”代替上門顯然是違反合同約定的,消費者簽字的快遞單也是一紙服務協議,上面寫明收寄地址意味著購買的是“門到門”的服務,不是“門到柜”的服務。同時,智能快遞柜作為一種寄存服務,是需要支付費用的獨立服務,不能僅僅由快遞柜企業和快遞企業協商一致,還應該考慮消費者的權利,也應該和消費者協商,成為三方協議,明確智能快遞柜的使用、投放、程序、費用等問題。對于代簽收,如何明確其與快遞公司和消費者的關系,同時保證快遞公司與消費者的直接溝通,也是一個需要落實到制度的問題。
上述四個問題,建議郵政主管部門通過調查研究,解剖典型,同時征求各方面的意見,在總結實踐的基礎上,出臺具體措施,規范快遞業務在只能快遞柜出現后發生的新矛盾。不要總是等到問題成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才被迫動手,在萌芽狀態就來解決問題,豈不是更好? 殷國安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協委員建議推動出臺《重慶市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高質量集聚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22-01-15
- 噴灑消毒劑2.9噸!鶴壁鶴山區對城區公共場所集中消殺2022-01-15
- 大慶兩會看檢察 | 漫看大慶檢察“高光”時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車不用再帶身份證了2022-01-15
- 從警前VS從警后,一同追憶那段“芳華”!2022-01-15
- 速看!福州這個路段出行有變2022-01-15
- 【長三角日報】紹興原市委書記馬衛光,任杭州市政協黨組書記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區發布關于在外人員返鄉有關事項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長春中院首次適用二審民事案件獨任制審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檢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辦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著最深的愛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實現訴訟費繳退費“線上辦” 傳統線下繳退費功能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響西安部分區縣蔬菜滯銷,亟需各方助力解決2022-01-15
- 恩施州6個重大交通運輸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32億元2022-01-15
- 【15號用】3崗招聘若干人!45歲以下可報!五險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國際科技合作助推湖南優勢領域提升國際競爭力2022-01-15
- 延安城區新增車位3100個 有效破解停車難2022-01-15
- 鴻星爾克入選2021年“誠信之星”!2022-01-15
- 菏澤農商行新興支行開展包片行政村信貸產品推介活動2022-01-15
- 鞏義市:黨員“雙報到”進社區 為民服務“不打烊”2022-01-15
- 廣東珠海1月15日新報告1例本土確診病例2022-01-15
- 大降價!阜陽即將啟動2022-01-15
- 北京專報丨國家衛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續發展,西安疫情進入收尾階段2022-01-15
- 陜西對符合解除隔離條件人員 落實后續7天居家健康監測措施2022-01-15
- 信陽消防聯合多部門 開展應急實戰演練2022-01-15
- 城西區:“紅色存折”讓社區志愿服務更有溫度2022-01-15
- 乘動車忘帶身份證 可開電子證明2022-01-15
- 陜西組建2400人的省級醫療團隊 支援本土確診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爾塔”與“奧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長 長沙清水塘北辰小學孩子“牽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