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預計2018年 中國貨幣政策將延續緊平衡

在經濟復蘇加快的背景下,美國、加拿大、英國等歐美央行已先后收緊貨幣政策,而韓國央行11月30日宣布加息,為逾六年來首次,這也是自美聯儲兩年前開始加息以來首個上調主要政策利率的亞洲經濟體。市場預計2018年全球貨幣政策轉向將進一步成為趨勢,流動性收緊拐點來臨。美聯儲新任主席正式上任后,美國的加息和縮表進程是否會有所變化?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其它主要國家的貨幣政策會有哪些影響?這些都引發了市場的關注。

對此,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新任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貨幣政策取向方面與耶倫的差異并不大,只不過于鮑威爾更愿意迎合特朗普的需要,放松金融監管。因此,當前美聯儲實行的加息縮表等政策進程將不會有大的變化。11月30日,韓國也跟隨美國六年來首次加息,歐洲央行政策拐點雖然滯后于美國、英國等央行,但2018年歐洲央行將啟動縮表進程,隨后可能是基準利率上升。因此,全球流動性拐點可能正在來臨。

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韓國加息和此前英國加息反映了全球貨幣政策即將進入轉折時期。從美國情況來看,美聯儲新主席上任后,將繼續推進漸進加息與縮表進程,從理論上來說,不會對中國貨幣政策產生直接影響。中國的貨幣政策有完全獨立于美國的運行模式和空間。但從市場利率走勢看,最近一年,由于多方面因素影響,中國十年期國債息率一度曾經升穿4%;一年期SHIBOR升至高于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水平。可見,中國基準利率維持不變,但債息及銀行資金成本明顯上升。

黃志龍認為,從去年四季度以來,盡管中國存貸款基準利率沒有提高,但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央行基礎貨幣投放,以及央行對金融機構的窗口指導,加上今年以來持續不斷的金融監管,整個資金市場利率有所上升。這一方面與美聯儲等主要央行貨幣政策轉向有關,但另一方面更主要的原因是國內金融去杠桿、強化金融監管、推進結構性改革的需要,預計貨幣政策的緊平衡在2018年還將延續。

關鍵詞: 貨幣政策 中國 專家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