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用“法”留住道路歷史風貌

圖為采訪培訓團成員參觀上海市徐匯區風貌道路保護條例及具體保護措施。

從年歲已久的黑白照片到清晰亮麗的彩色照片,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內的一幅幅影像呈現出上海百年來的變化。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內,黨章歷程廳講述著中國共產黨黨章形成與發展的歷程。

11月2日,中央和行業類媒體青年編輯記者“走轉改”主題教育活動采訪培訓團成員赴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參觀學習。

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內的城市規劃模型,吸引采訪培訓團成員駐足觀看。雖然只是微縮模型,但呈現的是我國最大的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且不說它的小巧與精致,單單就是那么一座座房子、一條條逼真的馬路就把上海的風貌展現得淋漓盡致。

城市在發展,但也要保留城市的文化和記憶。

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內精致的模型默默講述著這座城市風貌保護的故事——2007年,上海市政府頒布《關于本市風貌保護道路(街巷)規劃管理的若干意見》,上海市確定了中心城12個風貌保護區內的保護道路和街巷共計144條,其中對列為一類風貌保護區的64條道路進行原汁原味的整體保護。

上海市以地方立法的形式,永遠保留這64條道路的歷史風貌,使之成為“永不拓寬的道路”。

記錄歷史的,不止城市規劃展示館內的模型。

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每個房間、每條走廊,都在講述著那段波瀾壯闊的紅色往事。在這里,中共二大上共產生了11份文件,其中就包括首部黨章。

結束參觀,有采訪培訓團成員表示,重溫歷史,不忘初心,才能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

關鍵詞: 歷史風貌 上海 道路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