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城區黃金地段建公園

宋夾城體育休閑公園,是揚州城市公園體系建設的開篇之作。
  資料圖片

綠楊城郭是揚州。綠色,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揚州的城市底色。近年來,揚州執著追求生態文明建設新境界,不惜將“黃金地塊”用于打造城市公園體系,切實將城市的“綠色資產”變為百姓的生態福利。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揚州已先后分十批次建成開放了154個各類開放式公園,其中市級公園6個、區級公園12個、社區公園114個、古城區“口袋公園”22個。

讓公園成為城市“客廳”

近年來,揚州大力推進城市公園體系建設,把城市中心最美麗、最金貴,過去用來建設CBD(中央商務區)的黃金區域,用來打造綠色開放、運動休閑的CAD(中央活動區)和CEAD(中央生態和活動中心)。

揚州市委、市政府提出,開放的公共空間是留給子孫后代的財富。要把建設更多、更開闊、更均衡布局的公共空間作為新的歷史條件下古城揚州最鮮明的新特色。

在每個區域規劃建設一個大型“綠肺”——生態中心;在人口比較集中的地方建設生態體育休閑公園,集生態涵養、體育健身、休閑娛樂等功能于一體;在老城區等空間比較狹窄的地方見縫插針地建設“口袋公園”——從大型生態中心、生態體育休閑公園,到“口袋公園”,揚州對公共空間的理解和利用更加科學合理。目前揚州市區人均擁有19平方米公園綠地,相當于每個人都有一個“綠色客廳”。城區大部分市民基本上出門步行10分鐘、騎車5分鐘即可到達一個公園。

建成154個開放式公園

“揚州的瘦西湖,我們的宋夾城。”這是揚州市民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位于瘦西湖畔的宋夾城體育休閑公園高峰時每天入園鍛煉超過2萬人次。揚州目前建成的154個各類開放式公園,像宋夾城一樣,建一個火一個。原因就在于,揚州凝練出了以人為本的建設理念,即以老百姓的需求作為生態公園規劃建設的關鍵與核心,以老百姓的滿意度作為評判標準——為百姓服務沒有低標準,沒有“簡易版”。要舍得把最好的地方拿出來建設供市民休閑健身的綠色活動區域,確保每一座公園都成為精品。

目前新建的各類公園,基本上涵蓋生態、體育、休閑元素,兼顧群體和個體、年長和年幼不同層次群眾的需要。家住雙東街區的市民劉文峰說:“揚州建設這么多漂亮的公園、這么好的跑道,越來越多的百姓走出家門動起來走起來跑起來,這是大大的惠民實事。”

建1000個農村健身中心

下一步,揚州如何進一步拓展城市綠色公共空間?揚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以舉辦省運會、省園會和世園會三大盛會為契機,大力實施公園體系建設,使之成為塑造城市形態、提升城市價值、留給年輕一代成長記憶的歷史性工程。

揚州正加快推進“111工程”,即在城市中心區域、老百姓的身邊建設10個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的便民服務標志性工程;建設100個社區公園;建設1000個遍布農村的全民健身中心。

關鍵詞: 揚州 地段 城區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