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下鄉,普法工作不斷線

“同志,我們去年做了免稅備案,今年用不用再備案?免稅發票怎么開?”“我想成立一個種植合作社,怎么做稅務登記?”日前,河北省承德市雙峰寺鎮農村專業合作社成員圍著下鄉宣傳稅法的人員問道。

“免稅備案需要每年都進行備案……”稅務人員邊耐心解答問題,邊張貼二維碼、發放宣傳資料。除了常規發放資料,承德市國稅局還幫助村民進行網上納稅申報、代開發票等業務的演示,避免村民來回往返。

執法者也是普法者。今年5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的意見》,強調要堅持普法工作與法治實踐相結合。“把普法融入執法的全過程、各環節,哪個機關、哪個工作人員執法,就由哪個機關、哪個工作人員普法;在哪里執法就在哪里普法;具體的執法方式就是具體的普法方式。”司法部相關負責人指出。

普法是建設法治中國的基礎性工作,法律走進人們心中,才能將紙上的法變為人民的守法自覺。“把法律知識送到牧民家里,法治理念根植于牧民心里,確實需要動一番腦筋、下一番功夫。”巴根來自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族自治旗,是巴彥托海鎮的一名人民調解員,談及普法工作很有感觸:“普法宣傳要結合當地情況,我所在的旗牧民群眾文化基礎差,很多法律書籍又缺少蒙文版本,這就要充分利用牧民慶豐收、那達慕、祭敖包等牧民群眾相對集中的機會,現場開展互動式的普法宣傳。”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法治教育要從娃娃抓起。記者了解到,司法部指導各地落實青少年法治教育教材、課時、師資、經費,和教育部聯合下發通知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設,目前全國共建立基地3萬多個,96.5%以上的中小學配備了法治輔導員,為孩子鋪就健康向上的人生底色。

關鍵詞: 法律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