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監管網絡 守護“舌尖安全”

“這是一些食品藥品安全的宣傳資料,你們有時間仔細看看吧。”7月12日上午,晉城市城區鐘家莊辦事處花園頭社區的食藥協管員張風明像往常一樣,在自己負責范圍內的小作坊、小商店、小熟食店等場所進行隱患排查、宣傳培訓、信息上報工作。他給一家飯館發放宣傳資料后,仔細檢查了環境衛生、相關證件,隨后在《食品藥品安全監督檢查表》上寫下了現場檢查情況。

“我們的工作雖然普通,但作用很大。”張風明告訴我們,鐘家莊辦事處將全部村(社區)劃分為一、二、三級監管區域,29個基礎監管點,組織食藥協管員進行食品安全巡查,通過點面交叉結合、區處村三級聯動,形成了一張密集的監管大網,為食品藥品安全站崗放哨。食藥協管員在外面巡查,第一時間發現風險隱患,對不服從監管、拒不規范自身行為的企業,及時上報辦事處食藥站,由食藥站下達整改通知書,如在規定時間內不能整改到位,將上報城區食藥局依法立案查處。

近年來,晉城市積極深化監管體制改革,將基層食品安全監管納入網格化平臺,大力推進鄉鎮站(所)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五個一”配備落實。全市77個鄉鎮站(所)、2310個行政村(社區)的監管員、協管員、信息員隊伍進一步充實,覆蓋到村(社區)的三級監管機構。這種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食品藥品“全覆蓋”監管模式,變食品藥品“單一部門監管”為“社會綜合監管”,大大延伸了監管觸角,提升了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和成效。

除了加強食品藥品網格監管,在監管責任上,形成了權責明晰的市、縣、鄉三級監管事權和責任體系;在監管機制上,充分發揮食安辦平臺作用,建立食品安全例會、信息通報及聯合發布、聯合執法等制度,構建與現行體制相適應的“大稽查”格局和工作機制,推行餐飲店食品安全“臉譜公示”和“明廚亮灶”工作;在技術手段上,開發應用“四品一械”基礎信息數據庫、食品安全執法檢查系統、移動執法終端等技術,提升執法檢查效能;在隊伍能力提升上,通過“內部培訓”常態化,督促食品藥品從業人員接受培訓,提升從業人員法律意識和業務素質,積累執法辦案經驗。

食品藥品監管點多面廣線長,為及時發現違法違規線索、快速有效打擊違法行為,該市還通過政務宣傳、法治教育、信息公開等方式,發布工作動態,加強消費引導,普及安全知識,形成行政執法與輿論監督的良性互動。同時,積極發揮人大、政協的監督作用,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定向檢查、視察食品藥品企業,并暢通12331投訴舉報專線,及時回應百姓關切。

通過一系列舉措,晉城市食品藥品監管責任層層壓實,權力監督運行有力,監管機制更加健全,技術手段不斷豐富,隊伍能力整體提升,社會共治氛圍漸濃。接下來,晉城市將進一步強化監管機制建設,積極構建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司其職、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食品藥品安全責任體系,加快形成全市食品藥品安全可防可控的良好局面,牢牢守衛全市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郝夢瑤 竇力軍)

關鍵詞: 舌尖 網絡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