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活利用好存量房產是門大學問

“城鎮化一步步走到今天,之于當下我國不少地方而言,真正需要的其實不是新建多少套房子,而是如何盤活和利用好包括老廠房、老建筑在內的存量房產,通過恰到好處的改造,使其中一部分仍有相當長使用壽命的房屋繼續發揮新的價值。”前不久,中國建設報記者在河南省濟源市實地走訪城鄉建設項目時,聽到了這樣的聲音。

事實的確如此,除了常規意義上的開發商新蓋的賣不掉的庫存商品房外,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多多少少都閑置著一定數量的另一類存量房產:這些房產要么是在時代不斷向前發展中被逃汰的老廠房、老建筑,要么是一些承載著一代代人成長記憶的傳統村落、民居、古街古鎮。隨著時光的流逝,人去樓空,早已沒有了往日的喧囂與熱鬧,顯得有些落寞。

在某種程度上,這些老廠房、老建筑也是一種“庫存”,畢竟還有很長的使用壽命,拆掉了實在可惜,不拆又會因長期空置而產生社會資源的浪費。怎么辦?很值得社會各界深思。

日前, 濟源市文旅集團旗下的“那些年?小鎮”老兵工酒店部分開業。該項目位于茶仙盧仝的故鄉——濟源市思禮鎮,依托于我國建國初三線建設時期遺留下來的531老兵工基地9萬余平方米的老建筑,嘗試通過恰到好處的改造,在不拆老廠房、老建筑的基礎上,打造具有人文歷史記憶的軍旅文化體驗基地,致力于引領全國大批量三線遺留廢棄國有資產的盤活利用,建設具有時代記憶、現代元素的創意休閑社區,為萬眾創業提供良好的創客空間平臺。

“借助濟源市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契機,我們以‘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為核心理念和目標,以當地獨有的兵工文化、民宿文化、洞穴文化、盧仝文化為核心資源,正在嘗試打造以休閑、度假、養生、心靈需求、情感觸動為主的中國文化旅游創意野趣生活區。” 濟源市文旅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一方面,類似濟源市文旅集團這樣的實踐,可以在盤活存量房產、打造特色項目的基礎上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另一方面,契合了當下“鄉愁經濟熱”,做好了有望衍生出一系列產業,為當地老百姓創造就業條件,改變他們的生活現狀、提高生活水平,實現“精準扶貧”。

“盤活利用好類似531老兵工基地這類存量房產其實是門大學問,考驗著當地政府、市場及相關眼光長遠企業的智慧。這其中涉及多方面、多層次的長遠規劃及頂層設計問題,既要講情懷,也要講市場。如何依托當地獨特的人文歷史記憶、打造獨具特色的產城融合型特色小鎮,需要廣開言路、集思廣益,多借助相關領域的權威專家力量,做好系統性定位和長遠發展規劃,一步一個腳印,匠心打造真正讓人眼前一亮的時代精品,這樣才經得起時間跟歷史的考驗,所以眼光一定要長遠、視野一定要開闊、格局一定要大。”北京艾力森中研咨詢有限公司總裁洪文平接受中國建設報記者采訪時分析表示。

事實確實如此。早在2016年7月,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下發的《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中就已明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創新建設理念,轉變發展方式,通過培育特色鮮明、產業發展、綠色生態、美麗宜居的特色小鎮,探索小鎮建設健康發展之路,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推動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

相關實踐也已證明,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特色小鎮,必將對周邊區域的發展產生很好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在此背景下,特色城鎮不僅成為近年來備受關注的熱點話題,而且越來越多的企業和社會力量也都在爭先恐后地擁入特色小鎮建設領域。但值得提醒注意的是,特色小城鎮建設并非一蹴而就,也并非想象中那樣簡單,它有著內在的邏輯和營造法則,絕不能盲目跟風。

關鍵詞: 存量 房產 大學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