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件被擅自放入快遞柜后無電話通知 合規嗎?
中消協近日發布一份報告中的典型案例顯示,坐標成都的李先生于快件投遞數日后,才拿到實物,原本讓取件更便捷的智能快遞柜無奈“躺槍”。“沒征得我同意、也沒任何通知,快遞員就把快件放到了智能快遞柜,是我后來翻看微信,才發現收到過取件碼。”在投訴中,李先生這樣描述自己的遭遇。
事實上,這種情況并非個例。家住北京朝陽區的柳南告訴中新網記者,“寄到家里的快件,快遞員都不打電話通知了,直接放到豐巢或者e棧”,手機會收到取件碼,雖免去了上班時間總接到快遞員電話的不便,但也會擔心錯過信息。
無事先告知或者約定,直接將快件投遞至快遞柜,是否合理?2016年3月1日起施行的《智能快件箱投遞服務管理規定(暫行)》就曾做出明確規定,“快遞企業在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遞快件前,應當征得收件人明示同意”。
某不愿具名的快遞行業分析人士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從實際操作角度重新審視了這個問題,“如果我是快遞員,也希望能更快完成投遞,按照每人每日150-200個的投遞量,快遞員需要不停奔波,再一個個給收件人打電話確實辛苦”。
記者咨詢豐巢、e棧等多家智能快遞柜客服人員得知,放入快遞柜的快遞收件人都會收到取件提示,取出后也能收到通知。若手機有關注相應快遞柜的微信公眾號,會收到微信提示;如果沒有,也會收到短信提示。
“基本不會出現收寄了快件,卻沒發出通知的情況。”某智能快遞柜客服人員稱。
填錯手機號打不開快遞柜 該咋辦?
取件通知可以發出,卻并不意味一定能發對人,微博網友Jenny就差點因為打不開快遞柜而報了警。
“店家發貨時寫錯了手機號,我根本收不到取件碼,客服說只能重發驗證碼給當時投遞的快遞員,結果人家辭職了,快遞公司竟說讓我報警開快遞柜。”Jenny的情況雖是個例,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輸入快遞柜的收件人手機號碼有誤,那收件人就無法接收取件碼,拿不到快件。
這種情況下,如何盡快取出快件?豐巢快遞柜客服人員告訴記者,投遞該快件的快遞員會同步收到快件的狀態信息,可讓快遞員回到快遞柜,輸入個人手機號碼等信息,將延遲快件取出重新投遞,輸入正確的收件人信息。
針對延遲取件,暫行辦法中同樣做出了處置規定,“首次投遞后,收件人未能及時提取的,快遞企業應當將快件取出,聯系收件人再次提供投遞服務。”
快件寄放“被動”超時 產生費用誰買單?
記者注意到,目前各品牌快遞柜的收寄件服務對消費者基本是免費的,個別情況或會收取一定費用。
未來,有沒有可能也對取件服務收費?或者采取超時計費方式,寄放超過24小時、36小時后,向消費者收取一定費用?若因消費者未收到取件通知,造成的“被動”超時,又該誰來買單?
“確實有企業試點過超時寄放收費,讓消費者感覺有點不好接受。”在上述業內人士看來,現階段,消費者對快遞柜的使用習慣還未養成,因沒有收到通知產生的快件超時費用,讓消費者買單顯然不合情理,“智能快遞柜行業處于產業鏈的下游,會多方尋求與快遞企業間的合作共贏,尤其是發展初期,企業間的協商約定就可消化掉大部分問題”。
用發展的眼光來看,有業內人士認為,智能快遞柜企業收入來源是多元的,也未必就一定要對取件服務收費,柜體廣告、售賣平臺等營利模式都可廣泛探索。

寄存期間發生丟失、損毀 誰擔責?
便捷、高效是智能快遞柜帶來的改變,但快件被直接放入柜中,從側面也驗證了“開箱驗視”環節的嚴重缺失,其中利弊如何平衡?
“這確實是個新情況,亟待被納入行業規范的考量和研究中。”中消協商品服務監督部副主任李妍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說,比如,快件在放入快遞柜后出現丟失、損毀,責任該由誰負擔?如果快遞柜的寄存服務開始收費,那消費者的權益就該得到有效保障,快遞柜企業又該承擔哪些責任?
對于權責劃分,上述規定要求,快遞企業要跟第三方智能快件箱運營企業簽署書面協議,約定相關權責義務,包括存放期限及逾期處理辦法;用戶信息安全保障責任;快件投放(提取)信息互通義務等。“使用智能快件箱進行快件投遞服務過程中,快件發生延誤、丟失、損毀等服務質量問題的,快遞企業應當按照與用戶的約定依法解決”。
快遞研究專家趙小敏對中新網記者表示,由于快遞本質是“門到門”的服務,即使快件是在快遞柜寄放期間出現問題,消費者也應當找快遞企業維權。至于快遞柜企業和快遞企業間如何約定責任義務,需要他們雙方再協商劃分。

最易失聯的“最后一公里” 誰守護?
“無論是寄放到便利店、物業管理處,還是智能快遞柜,寄放那一刻,物流信息也會隨之更新為代收或者已簽收。”上述業內人士說。
的確,柳南6月13日才從快遞柜取出的快件,物流信息只更新到6月9日,且赫然寫著:“已簽收”。
沒有物流信息跟蹤、沒有專人保護,快遞的“最后一公里”,卻成為最易失聯的一段路。
為此,上述規定也提出,快遞企業使用智能快件箱提供投遞服務,應當通過電話或者互聯網等方式提供跟蹤查詢信息,明確標識快件已投入智能快件箱、快件已被收件人取出、快件已被快遞業務員取出等節點信息。
“快件在快遞柜中的動態監測信息,快遞企業是有的,但在應用和共享上存在很多問題”,趙小敏表示,快遞企業應利用起這部分數據,為商家和用戶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甚至可以在派送前詢問用戶的詳細位置,進行精準派送。(完)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長三角日報】紹興原市委書記馬衛光,任杭州市政協黨組書記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區發布關于在外人員返鄉有關事項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長春中院首次適用二審民事案件獨任制審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檢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辦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著最深的愛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實現訴訟費繳退費“線上辦” 傳統線下繳退費功能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響西安部分區縣蔬菜滯銷,亟需各方助力解決2022-01-15
- 恩施州6個重大交通運輸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32億元2022-01-15
- 【15號用】3崗招聘若干人!45歲以下可報!五險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國際科技合作助推湖南優勢領域提升國際競爭力2022-01-15
- 延安城區新增車位3100個 有效破解停車難2022-01-15
- 鴻星爾克入選2021年“誠信之星”!2022-01-15
- 菏澤農商行新興支行開展包片行政村信貸產品推介活動2022-01-15
- 鞏義市:黨員“雙報到”進社區 為民服務“不打烊”2022-01-15
- 廣東珠海1月15日新報告1例本土確診病例2022-01-15
- 大降價!阜陽即將啟動2022-01-15
- 北京專報丨國家衛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續發展,西安疫情進入收尾階段2022-01-15
- 陜西對符合解除隔離條件人員 落實后續7天居家健康監測措施2022-01-15
- 信陽消防聯合多部門 開展應急實戰演練2022-01-15
- 城西區:“紅色存折”讓社區志愿服務更有溫度2022-01-15
- 乘動車忘帶身份證 可開電子證明2022-01-15
- 陜西組建2400人的省級醫療團隊 支援本土確診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爾塔”與“奧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長 長沙清水塘北辰小學孩子“牽手”湘西娃2022-01-15
- 抓整改 提標準 縣住建局全力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2022-01-15
- 破防了!這家山東科技企業的暖心行動2022-01-15
- 臨潼區:多措并舉助力農業復工復產2022-01-15
- “這個嘉賓思路厲害”,市消保委委員張兆安做客《海波熱線》特別節目2022-01-15
- 福州市副市長、公安局長王錫章帶隊到莆田市公安局考察調研疫情防控工作2022-01-15
- 合肥這家知名書店,新年再出發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