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英國高考與自主招生
最近,國內各大名校正在進行自主招生,這也讓我想到了英國的自主招生。

  英國的學校教育體系和國內并不太一樣。英國學校的基本情況是:孩子年滿11歲時,就會進入到當地的中學(稱之為High School或Secondary School)。滿16周歲后,孩子們會進入下一階段——兩年的學院學習,這其實已經相當于大學的預科,是為正式進入大學學習做準備的,而我,則更愿意稱之為“高中”。

  申請“高中”時,各個學校要求學生把高中要學的課程填上。有的學校只要求選擇三門,而有的學校則需要填四門,在完成一年的高中學習之后,將會讓學生丟掉一門,集中精力攻剩下的三門課程。所以,英國的“高中”,就廣度來講,沒有國內的范圍寬;就深度來講,則比國內孩子的學習內容要深入一些。

  很多人好奇,英國“高中生”都學什么?孩子們可挑選的課目非常多,除了數學、英語、文學、地理、歷史、音樂、物理、化學、生物、法語、德語等傳統科目外,還可以選擇心理學、宗教文化研究、社會學、政府和政策研究、媒體研究、戲劇、藝術和設計、商業研究、經濟學、法律、攝影、食品和紡織及產品設計、戲劇研究、經典文化研究、公民研究等。

  相當于國內高考的考試,在英國被稱之為A-Level(普通教育高級證書課程考試),這是學生們進入大學很重要的因素,但并不是惟一的因素。因為,除了A-Level,決定一個學生是否能入學的因素還有老師寫的推薦信和學生自己參加社會活動或者從事相關工作的簡歷。這也意味著,招生很大程度上是大學自己的事情,跟全國是否統一考試關系不大。

  當然,英國的大學很多,學生的可選擇余地比較大。7000萬人口的國家,僅中國教育部認可的大學就有100多所,這并不包括那些形形色色的私立學院。任何一所大學,都有自己的強項專業,這使得學生在考慮學校時,除了牛津、劍橋等名校,還有其他選擇。

  還有一點不同,就是英國重要大考的考試方式。在英國,會把一門課拆成很多部分慢慢考。如果你覺得某一次沒考好,還可以申請重考,直至考到了滿意的成績為止。此外,有一個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英國初中生就可以“高考”。

  不過,英國的中學教育也有要命的問題。BBC曾報道過這樣一個讓人觸目驚心的數據:最近幾年,伊頓公學等5所私立學校學生考上牛津、劍橋兩所大學的總人數,相當于英格蘭1800所公立學校考入這兩所學校的學生總數。這組數據,也反映了英國的階級固化的現象。這樣的環境,讓很多英國窮人的孩子看不到希望。
關鍵詞: 英國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