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鐵:從“引進來”到“走出去”

來自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三個國家的30余名鐵路運營管理人員16日來到武漢高鐵訓練段,首次到我國參加為期兩天的高鐵技能培訓,旨在為加快“一帶一路”中的鐵路合作項目打基礎。(5月17日中國青年報)

作為中亞五國之三的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是世界上能源、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國家經濟發展主要依靠能源和原料輸出。但由于受到國內地形復雜、制造業落后等因素影響,軌道交通并不是很發達。“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順應了哈、吉、烏三國經濟帶沿線國家的國情,中國高鐵也將深入貫徹睦鄰友好、互聯互通、包容共享的重要共識,成為聯系三國的運輸紐帶,惠及周邊沿線發展。

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三國為何會相信并且選擇中國高鐵呢?筆者覺得原因有二。一是出色的建設運營能力。中國地域廣闊,涵蓋世界上絕大多數嚴苛的地理環境,其建設能力通過數十年的實踐提升,無論是建設速度和精度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同時截至至2016年底,中國高鐵運營里程已超兩萬公里,以350km/h的時速創造了世界高鐵實際運營的最高紀錄。二是超高的性價比。目前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做到在輸出高鐵時,可實現從鐵軌鋪設、列車制造、信號系統、運營管理、后期維護等一系列的打包輸出,提供全方位“一條龍”服務。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有路,有好路,有方便路,路路暢通,才有出路!目前中國已經從高鐵大國升級為高鐵強國,多項技術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作為新四大發明之一的中國高鐵已然成為交通運輸界的“新寵兒”。借著這次高峰會的盛大召開,三國人員來華參加為期兩天的高鐵培訓,抓住這次難得的機遇,引進世界排名前列的中國高鐵,改善國內的運輸業,加快國內的經濟發展,改善國內的民生環境,已成勢在必行之事。

雖然中國高鐵在自主研發、經營管理、服務等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中國高鐵從無到有、從引進經驗到自主創新,從技術跟隨到技術引領、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直至成為中國品牌的過程,為現代化物流的發展指引了良好的方向。“一帶一路”,榮辱相依,中國高鐵須順勢而為,通過以和平、包容、共享為核心的絲路精神,不斷擴大自身國際化的經營份額,最終才能達到雙向共贏的美好遠景。

關鍵詞: 高鐵 中國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