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力爭到2025年向海經濟生產總值達7000億元|環球熱消息


(資料圖)

原標題:廣西統籌陸海構筑海洋強區

力爭到2025年向海經濟生產總值達7000億元

本報南寧4月10日訊(記者童政)最新數據顯示,廣西2020年至2022年向海經濟三年行動計劃取得明顯成效,向海經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向海經濟成為推動廣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廣西海洋生產總值從2019年的1612.5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828.2億元,年均增速6.5%。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4個向海經濟核心區城市的地區生產總值從2019年的7864.9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9777.6億元,年均增長7.5%,高于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平均增速。

“3年來,廣西堅持以陸帶海、以海促陸,統籌陸海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構建以‘南北欽防’為核心的‘一核引領、兩區聯動、五帶支撐’向海經濟發展空間布局,逐步推動形成陸海統籌、江海聯動、山海協作的向海經濟發展新格局?!睆V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局局長謝瑾瑜說。

經過3年建設,廣西向海通道網絡不斷完善,北部灣門戶港建設取得新進展。欽州港區建成全國首個海鐵聯運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北海港鐵山港東港區和防城港企沙港區大型泊位、北海郵輪母港等一批重大工程加快建設。貴陽至南寧高鐵等一批陸海聯動通道的鐵路、高速公路項目加快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陸運河開工建設,貴港至梧州3000噸級航道二期工程等一批江海聯通項目加快推進。

據統計,2022年北部灣港集裝箱和貨物吞吐量分別排全國沿海港口第八位和第九位。海鐵聯運班列年開行量從2017年的178列增長到2022年的8820列,年均增速達118%。2022年北部灣經濟區6個設區市進出口5544億元,同比增長14.5%,占2022年廣西外貿進出口總值的84%。

3年來,廣西加快建設向海經濟現代化產業體系,新材料、新裝備、新能源等向海新興產業快速發展。防城港紅沙核電二期3號機組完成并網發電,中偉新能源產業基地項目在欽州打造全球最大高端鋰電池前驅體制造基地,玉林廣西時代鋰電中銅箔一期建成投產,中船欽州基地實現北部灣地區船舶出口訂單零的突破。2022年北部灣經濟區石油化工、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八大產業集群營業收入突破萬億元,臨海臨港產業呈現聚集發展態勢。

據了解,廣西將實施新一輪向海經濟三年行動計劃,力爭到2025年,向海經濟生產總值達到7000億元,占全區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5%。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