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階段,一些境外媒體和機構稱,如果上海繼續“封鎖”,將重創中國經濟。不可否認,作為中國金融和經濟中心城市的上海會因疫情反彈遭遇短期經濟沖擊。但兩年多的抗疫實踐告訴我們,當下堅決把疫情“防”住,正是為了經濟更可持續的穩定。上海正在經歷的短期“陣痛”,不會也動搖不了中國經濟的基本盤。
從目前上海的疫情防控形勢看,毫不動搖堅持“動態清零”,是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必須堅守的底線。奧密克戎變異株引發的新一輪疫情來勢兇猛,如果不及時“動態清零”,一旦形成更大范圍的規模性反彈,將造成人民生命、財產更嚴重損失。
上海在中國乃至世界經濟中承載著重要功能,封控措施不可避免會按下經濟“慢行鍵”。但也要看到,韌性強、回旋余地廣是中國經濟的鮮明特點,如果認為短期的、局部的沖擊會動搖中國經濟的基本盤,動搖中國經濟的基本面,那是對中國經濟潛力和韌性的一種低估和短視。
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當前從中央到地方不斷細化防控政策的同時,一系列穩增長政策舉措持續發力,對沖前期損失,積蓄發展后勁。放眼全國,大部分地區疫情逐漸好轉,正在爭分奪秒復工復產。即便在上海,全域靜態管理之下,金融市場正常交易,港口碼頭全天候運行,一些高科技制造業企業選擇封閉生產。尤其是,在中央政府的有力統籌下,各地正在以“一盤棋”思維做好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工作,這是實現“兩手抓”“兩手硬”的必要條件。
嚴峻復雜形勢下,信心比黃金更重要。一方面要統一思想,團結一心,盡快遏制上海疫情蔓延勢頭,防止“短痛”變“長痛”;另一方面,要用更長遠、全局的眼光看中國經濟。中國具備堅持“動態清零”的條件和能力,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沒有變,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相信隨著疫情形勢逐步緩解,中國將向世界貢獻更大的復蘇力量。(記者謝希瑤、何欣榮)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短期“陣痛”動搖不了中國經濟基本盤2022-04-13
- 一季度長城汽車累計銷售283500輛 海外累計銷售29322輛2022-04-13
- 建議施行“一餐一封簽” 京津冀三地消協向外賣企業送500萬枚2022-04-13
- 去火降燥,清熱解毒的食物和水果怎么選?2022-04-13
- 深圳鹽田兩個重大交通項目正有序推進 極大提高片區公交服務水平2022-04-13
- 連通歐洲第8個貨運航點 歐陸航空在深圳寶安國際機場開通貨運航線2022-04-13
- 今年底深圳地鐵運營里程將一躍突破500公里 幸福感將不斷增強2022-04-13
- 徐州稅務局推出助企紓困十項舉措 助力市場主體復工復產2022-04-13
- 全國首次 無錫太湖實驗室舉辦“船海數據智能應用大賽”2022-04-13
- 步行街的“長龍”都市的“人間煙火”疫情防控整體向好,蘭州商業氣息越來越濃2022-04-13
- 任振鶴在聽取蘭州市綜合交通網絡建設情況匯報時強調 打造布局完善立體互聯便捷順暢人民滿意的綜合交通網絡 為實施強省會行動推進現代化建設2022-04-13
- 航拍下的慶陽市西峰區顯勝鄉田園美景2022-04-13
- 甘肅省全面開展“停車難、收費亂、管理亂”專項整治2022-04-13
- 甘肅省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轉辦我市信訪案件及辦理情況公示(第1期)2022-04-13
- 江西靖安:鄉村振興的跑腿銷售員2022-04-13
- 重點對象每周上門巡訪1次2022-04-13
- 清明茶香采茶忙2022-04-13
- 奮力推動江西省營商環境進入全國第一方陣2022-04-13
- 牡丹江市凌晨發布通告2022-04-13
- 華運社區凝聚合力構筑聯防聯控格局2022-04-13
- 環太湖消費維權聯盟發布報告 近四成消費者對直播電商整體感到不滿2022-04-13
- 今年南京將新改建城鄉公廁60座 提升城市基礎服務能力2022-04-13
- 全國首個 南京出臺老舊小區歷史建筑更新改造消防審驗政策2022-04-13
- 南京:動動手指 手機上就能辦理住房公積金貸款2022-04-13
- 國債期貨出現誘多后資金出逃跡象 存在債市資金流入股市可能2022-04-13
- 北京將發放超3億元綠色節能消費券 家電回收環節需升級2022-04-13
-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北京發布“十四五”城市管理規劃2022-04-13
- 銀保監會喊話險企開發專屬意外險 助力貨運物流行業“保通保暢”2022-04-13
- 定了 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4月舉行2022-04-13
- 3615個學生位!南城CBD北部學校明年開學!202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