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2021年我國財政收支年報正式出爐。財政部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25萬億元,突破20萬億元。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4.63萬億元,增長0.3%。與此同時,2021年,新增減稅降費超1萬億元。堅持政府過緊日子,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財政部表示,2022年,將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將針對市場主體需求,實施新的更大力度組合式減稅降費。精準聚焦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精準聚焦支持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紓困解難。
財政收入突破20萬億元新增減稅降費超萬億元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財政部25日在國新辦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2021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25萬億元,與2012年的11.73萬億元相比,接近翻一番。具體看,2021年收入比上年增長10.7%,與2019年相比增長6.4%,完成收入預算。
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在發布會上指出,2021年中央和地方均有一定超收,主要是受經濟恢復性增長、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漲幅較高等因素拉動。這與經濟運行總體態勢和企業利潤增長是相適應的,也是符合預期的。
值得關注的是,2021年財政收入增長是在超萬億元減稅降費切實落實的情況下完成的。“2021年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得到有效落實,沒有通過增加市場主體稅費負擔的方式增加收入。”許宏才說,這反映了我國經濟恢復確實達到了新的水平。
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之舉,我國精準實施減稅降費,突出支持制造業升級和中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在“十三五”期間累計減稅降費超過7.6萬億元基礎上,2021年又新增減稅降費超1萬億元。
不過,許宏才也指出,要理性客觀看待財政收入的超收。雖然2021年財政收入實現超收,但與2019年相比,財政收入增長6.4%,兩年平均增長3.1%,增幅低于GDP增長,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續下降,財政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壓力仍然較大。
“去年的超收,我們按照預算法規定全部用于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沒有安排去年的支出。這會給今年的預算安排提供更多的資源和空間,也為保持今年的支出強度、推動財力下沉提供資金支持。”許宏才表示。
直達資金提升效能重點領域保障有力
從財政支出看,全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4.63萬億元,同比增長0.3%。其中,中央本級支出下降0.1%,地方支出增長0.3%。
2021年,在前幾年連續壓減的基礎上,中央部門帶頭過緊日子,中央本級支出3.5萬億元,剔除國防武警、國債發行付息、儲備等支出后,中央部門支出下降8.2%。
中央部門壓減支出,騰出更多資金支持地方和基層。各級政府也努力降低行政運行成本,同時基層“三保”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全國教育支出3.7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3.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39萬億元,比上年增長3.4%;衛生健康支出1.92萬億元,2021年繼續保持較高強度,支出規模與上年基本持平。
2021年,直達資金效能繼續提升,惠企利民精準有效。財政部門實施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并擴大范圍,全年中央財政共下達直達資金預算指標2.8萬億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各地累計實現實際支出2.67萬億元,占中央財政已下達的95%。在資金的使用方向上,直接用于就業方面的資金支出超過510億元;用于養老、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的支出超過1.92萬億元;用于支持保市場主體,相關直接惠企支出累計超過6000億元。
將實施新的更大力度組合式減稅降費
2022年財政的錢怎么計劃?對此,許宏才介紹,財政部正在認真分析形勢,進行研究和測算。“總的來說,要結合經濟的增長,還要考慮很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特別是要把實施更大力度的減稅降費在預算收入中作出安排。”
許宏才表示,就財政部來說,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就是準確把握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要求,落實好積極財政政策,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1億多市場主體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底氣、韌性所在,是穩住經濟基本盤的重要基礎。
“2022年將針對市場主體需求,實施新的更大力度組合式減稅降費。”許宏才表示,主要從四方面發力:一是聚焦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促進企業科技創新和更新創造。二是聚焦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促進市場主體加快發展增加活力。三是聚焦增強地方財力,為減稅降費提供保障。四是堅決打擊偷稅漏稅騙稅,堅決制止亂收費。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減稅降費對于經濟多方面的貢獻是顯性的。2021年我國優化和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切實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優化了稅收營商環境,激活了市場活力,有力促進了高質量發展。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恒對記者表示,有必要出臺新的減稅政策提高市場主體的抗風險能力。同時,要體現結構性和精準有效性,尤其要強化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制造業、風險化解等的支持力度。(孫韶華)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積極財政發力 將實施更大力度減稅降費2022-01-26
- 湖南去年供應鏈金融融資余額增42.6%2022-01-26
- 財政收入超收怎么看?財政部回應來了2022-01-26
- 知識產權重要統計指標變化背后有何考量?2022-01-26
- 《長沙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完成,收集意見數千條2022-01-26
- 第九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公布 我省4地區(單位)入選2022-01-26
- 湘潭市安委辦發出平安過節倡議 倡導市民重點做好七類防范2022-01-26
- 平輿縣陽城鎮:新春慰問送關懷 歲末情深暖人心2022-01-26
- 郴州:春節期間市城區巡游出租車每車次加收3元2022-01-26
- 關愛英烈暖人心 蛟河公安走訪慰問公安烈士家屬2022-01-26
- 基層睛彩 | 溫暖送到家 關愛促成長2022-01-26
- 一系列文旅活動鬧新春 留在株洲過年蠻“韻味”2022-01-26
- 疫情升溫!臺當局與“友邦”的“旅游泡泡”破滅2022-01-26
- 長沙去年新增百億級工業企業多家 數量穩步增長2022-01-26
- 常德誠邀在外打拼的老鄉回鄉創業就業2022-01-26
- 小年到,福臨門!南京農創中心開展“迎新春送春聯”活動2022-01-26
- 藁城區征地|南馬村征地79畝 將做住宅用地開發2022-01-26
- 今年河北電信業務總量將達770億元 電話用戶總數達9400萬戶2022-01-26
- 各地區美術、編導、書法生陸續可查分,藝考生如何高分拿下文化課?2022-01-26
- 深圳足球入選全國重點城市 吹響建設國際著名體育城市號角2022-01-26
- 保持傾聽共進步,冰雪時光構建可持續性培訓體系2022-01-26
- 酒店史上難以超越的代表作——上海璞麗酒店2022-01-26
- 新能源汽車大步邁入家庭 里程焦慮和充電便捷成為重要瓶頸2022-01-26
- 鎮江投入近2000萬元專項資金 支持老舊菜市場升級改造建設2022-01-26
- 棗強10項民生實事項目基本完成 交出一份民生答卷2022-01-26
- 假日宅家煲劇,怎能少了均瑤健康—味動力乳酸菌?2022-01-26
- 深圳羅湖啟動個性化體育運動任務打卡 實現體育教育有機融合2022-01-26
- 深圳舉行小汽車競價和搖號 粵B車牌價格繼續走低2022-01-26
- 2021年深圳對沿線國家進出口7755.5億元 同比增長15.1%2022-01-26
- 寧波開展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檢查 保障春節期間市民餐飲安全202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