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統計局17日公布,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8.1%。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疫情散發等多重考驗,中國自2012年以來首次出現8%以上的GDP增速,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8.1%的背后,過去一年,中國名義GDP從10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到114萬億元,增量約13萬億元。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透露,該增量按年均匯率折算合2萬億美元,相當于世界上一個比較大的主要經濟體一年的經濟總量。
這也意味著,2021年中國經濟總量已達到114.4萬億元,突破110萬億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7.7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經濟比重預計超過18%。人均國內生產總值80976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2551美元,突破1.2萬美元。
在此背景下,去年中國官方提出的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全面實現。中國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說,2021年中國經濟內外環境均充滿困難挑戰,經濟增長率、就業、物價、國際收支四大國民經濟指標依然超預期實現,可以說中國經濟取得了良好答卷。
8.1%的背后,全年三大需求都對經濟增長作出積極貢獻。據官方測算,2021年,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分別拉動經濟增長5.3、1.1、1.7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65.4%、13.7%、20.9%。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分析稱,與疫情前年份相比,凈出口貢獻率明顯上升,消費貢獻率穩中微升,投資貢獻率明顯回落,主要由于外需較強帶動中國出口保持較高增長。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至2022年,在8.1%過后,中國經濟也將面臨動能切換。一個最明顯的信號是,2021年大放異彩的出口今年將遭遇挑戰。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建平直言,在全球經濟復蘇放緩,大宗商品、原材料價格高企,國際海運價格昂貴,基數較高等一系列因素影響下,2022年中國出口繼續保持高增長確實難度較大。
而在內需方面,去年持續下行的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能否企穩回升亦值得關注,尤其去年四季度當季,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降為負值。此外,疫情反復之下消費回暖亦面臨不少制約因素。
對此,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判斷,2022年中國出口“補缺效應”和“低基數效應”同步減弱,海外需求可能也將走弱。但出口整體良好形勢仍會延續一段時期,邊際放緩趨勢可能逐漸形成。不過,受疫情影響的消費領域將逐漸修復,旅游、餐飲、航空、住宿等戶外消費將逐漸改善,但恐難以出現“報復式”增長。
在投資端,寧吉喆表示,盡管國際環境復雜嚴峻,全球疫情影響仍在持續,對投資增長形成一定制約。但從中國發展階段看,擴大有效投資有潛力、有空間,也有動力。
唐建偉特別提到,今年高端制造業投資或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帶動制造業投資成為三大類投資中增速最高的一項。制造業持續獲得信貸支持,政策支持高端制造業以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但有大量新的高技術制造業投資,還有大量傳統制造業產業升級帶來的投資需求。
總體而言,溫彬認為,為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必須進一步擴內需、穩外需。從政策上看,各方面支持穩增長的政策陸續出臺實施,減稅降費、降準、降息等預期效果明顯的政策已經落地,有望靠前發力。
他建議,下一階段,宏觀政策要進一步形成合力,一方面在用好已出臺政策基礎上,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困難增加等關鍵時點,仍有必要推出更多形式的結構性政策,提供精準支持;另一方面,要應對好內外部各種風險沖擊,為經濟復蘇營造安全穩定環境。(王恩博)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再現8%以上增速 中國經濟“十四五”開局良好2022-01-18
- 央行下調政策工具利率 降低10個基點影響幾何?2022-01-18
- 2021年關鍵經濟數據出爐 釋放哪些重要信號?2022-01-18
- 降準之后再“降息” 新年第一碗“麻辣粉”來了2022-01-18
- 浙江2021年GDP破7萬億元大關 增長8.5%2022-01-18
- 刺激經濟增長 專家分析積極財政政策三大特點2022-01-18
- 潛水艇智能馬桶:過年送健康好禮2022-01-18
- 一加年貨節火熱開啟, 一加 10 Pro等多款產品限時享新春好禮2022-01-18
- 冬季電動車耗電快?騎幻出行換電車助你冬季出行無憂2022-01-18
- 上海青浦2022年“開新局,向未來”重點項目簽約儀式2022-01-18
- 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1143670億元 比上年增長8.1%2022-01-18
- 與青年共創!OPPO推出虎年新春禮盒,真正的科技賦能傳統文化2022-01-18
- 北侖區正全速推進17個重大項目盡早開工 總投資將達288億元 2022-01-18
- 蘇州:扎實推動科技自立自強 全力打造產業創新集群2022-01-18
- 市安委會召開2022年第一次會議2022-01-18
- 鄺勇:深圳北站暖心服務者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2022-01-18
- 【抗疫一線】柏莊教育黨總支助力全民核酸檢測2022-01-18
- 文旅部公布內地與港澳文化和旅游交流重點項目示范案例2022-01-18
- 京口區首屆產業工人運動會2022-01-18
- 江蘇漁民打撈上繳水下可疑竊密裝置獲表彰2022-01-18
- 創新驅動產業發展 奮力創建“五好”園區——“‘強省會’,我們這么干”之二(長沙市園區篇)2022-01-18
- 基層亮身份 現場解難題 郴州黨員去年為群眾辦實事7.7萬余件2022-01-18
- 數潮澎湃向未來——長沙為“數字湖南”建設貢獻“強省會”之力側記2022-01-18
- 蘇州首個智慧人力資源市場正式啟用 大大減少求職盲目性2022-01-18
- 淮安首推“村集體經濟收入保險” 25個村獲得賠付款77.3萬元2022-01-18
- 去年江蘇完成郵政業業務收入1001.1億元 同比增長8.9%2022-01-18
- 重慶學校開辟菜園子 深刻闡釋勞動教育的內涵與價值2022-01-18
- 2021年重慶外貿進出口總值8000.6億元 同比增長22.8%2022-01-18
- 雨花臺區開展停車收費專項整治 推動停車管理服務規范化2022-01-18
- 各大商場推出線下趕集新玩法 帶來年貨消費新體驗202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