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比特幣的單價又在開始猛漲,今天已經漲到八千多元,正在沖擊九千元的前所未有高價。這波漲價的原因咱不敢隨便斷定(很多人都猜測是因為有炒家借了人民幣匯率下跌形勢在背后推動比特幣行情),然而此前有大量比特幣玩家盼望的“價格翻倍”總算是實現了。
![]()
筆者早在上個月4800元左右的時候就把僅剩的5個比特幣全部賣掉了(為了湊錢買了一臺最便宜的新能源汽車),看到現在八九千元的價位,肯定會羨慕那些堅持不賣的朋友,但要說后悔的話,是絕對不存在的。因為我更多的是慶幸在一個還算可以接受的價位套現了,徹底擺脫了被莊家戲耍的困境,畢竟已經被這東西惡心了好幾年了。 在媒體人中筆者算是關注比特幣相對較早的,斷斷續續寫過不少比特幣相關的文章,有幾篇轉載量比較大的推薦網友們可以看看: 《漸難自拔——一個屌絲極客的比特幣挖礦日記》; 《挖比特幣收益急速下降 期貨礦機都在扯什么淡?》; 《礦工再遭扒皮,帶你看清比特幣礦機黑色內幕》; 《現在玩比特幣的人都在盼這些:區塊鏈、傳銷、翻倍》。 從標題就可以看出來,筆者其實是以比特幣挖礦工的身份投入其中的,對炒幣完全沒有知識積累和興趣。早在2013年底我就在朋友圈里發過一段感嘆:“我挖了大半年的幣,練了一手半生不熟的diy技術、網絡技術和電工技術,至今還在為礦機回本而苦惱;一位高中同學,只炒了幾天幣,就換車了——這就是科技男和金融大的區別!” 然而,從2014年之后,比特幣創造者最初的“比特幣由廣大網友制造出來”的設想完全落空。由于挖礦難度飆升、挖礦設備的快速迭代、噪音和發熱問題、以及對電能的巨大需求,普通網友根本無法在家庭或者辦公室用電腦之類的設備進行挖礦。挖礦變成了一件集中在少數大戶專門建設的廠房里干的事。這完全就背離了比特幣創造者當初所說的“去中心化”。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維持參與感,筆者就冒冒失失的進入炒幣的大軍(當然投入也不算多了)。然而,這完全是另外一個東西,根本不像以前挖礦那樣能給我帶來快樂。和大多數的小白一樣,筆者這個根本沒炒過股的人,在幣市里被收割了一次又一次。雖然看上去幣市和股市很像,都有K線圖,也有大神分析行情,但我認為由于下面幾個原因,幣市對散戶們的剝削程度遠遠甚于股市: 1.股市是工作日上下午各開盤幾小時,而幣市是365天每天24小時不停歇,而且經常半夜發生大的震蕩; 2.A股有漲停機制,而美股嚴格監管惡意炒作,對散戶來說有一定保護作用,而幣市沒有任何保護機制; 3.國內的幾個比特幣交易平臺為了吸引顧客,不收取任何交易手續費,方便了黑莊們操縱行情; 4.幣市的總市值相對不算高(因為流通的比特幣數量有限),黑莊操縱行情的難度就相對比較低。 對沒有經驗的散戶來說,這幾個原因就導致了被收割的風險遠遠大于股市。筆者在幣市里面的操作頻繁程度并不高,不過在2014年之后反復無常的行情里肯定是沒法賺到錢,基本都是幣價高的時候損失比特幣幣,而幣價低的時候損失人民幣。不僅如此,這東西還浪費了我大量的精力,所以現在完全出掉之后感覺心情相當輕松。 當然,在我見過的人里也是有一些賺到錢的,比如這兩類: 一類是炒股的老手們。2013年底大量新鮮資金進入幣市,很多都是來自炒股老手,他們基本不懂什么比特幣原理,但是目標很明確:賺一筆就走人。而我們這些礦工,當時還抱著一種對比特幣的“信仰”,堅信“長期持有一定能漲到一萬八”,所以對這些炒股的人還有些鄙視的心態,而接下來才發現自己被狠狠的涮了一把。 另一類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是一些做外貿的人。2013年底某一天,國內幣市價格突然和國外幣市拉開了大約2000元的差價,一些有國外銀行賬戶的人就通過“搬磚”的方法,從國外低價買入,然后國內高價賣出,據說一天就賺了一套別墅的都有。 我感覺這也印證了一句老話: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些人早就備好了炒股的技術和國外的銀行賬戶,所以才能賺到這筆錢,而我這種小白顯然是沒這個機會的。 當然,比特幣圈子里還有一類賺到錢的,那就是騙子。我前面提到的一篇文章《現在玩比特幣的人都在盼這些:區塊鏈、傳銷、翻倍》里就歷數過:有造礦機騙錢的、有礦場騙錢的、還有做“比特幣理財”騙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