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重慶市農業農村發展“十三五”規劃和重點民生實事。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重慶將構建“371+X”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不斷提升農業農村信息化水平,促進農民收入較快增長,重視生態文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開放。 《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我市農業農村發展有五項重點任務。一是要全產業鏈發展現代特色效益農業,構建“371+X”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3”:即提升糧油、蔬菜、生豬三大保供產業質量效益。“7”:即全力打造柑橘、榨菜、生態漁業、草食牲畜、茶葉、中藥材、調味品七大特色農業產業鏈;“1”:即大力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X”:即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水果、禽蜂、蠶桑、煙葉、木本油料等區域性特色產業。 第二項重點任務則是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不斷提升農業農村信息化水平。《規劃》提出,要大力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計劃,強化農業農村信息化基礎支撐,加快農業農村信息化推廣應用,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實施十大重點工程,促進信息技術與農民生產生活、農村公共服務、農村社會管理深度融合,助推農業農村發展體制機制創新。 第三項任務則是促進農民收入較快增長,限時打贏脫貧攻堅戰。《規劃》提出要推動農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農民充分就業,激活農民財產增收潛能,挖掘農業內部、外部增收潛力,全力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推動貧困地區通過發展特色產業增強“造血”能力,不斷縮小區域、城鄉差距,力爭“十三五”期間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6500元左右,按時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第四項任務為統籌推進新農村建設,高度重視生態文明。《規劃》明確了提升鄉村建設管理水平、推進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增強農村災害防控能力、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強化農村公共安全六大任務,到2020年建設美麗鄉村示范村1000個,建成各具特色的美麗宜居村莊500個。 第五項任務為全面深化農村改革開放,創新發展體制機制。《規劃》指出要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完善農村經營管理制度、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戶籍制度改革、創新農村金融服務等6個方面完善相關制度設計,抓好試點試驗和總結推廣,力爭在統籌城鄉重點改革上取得新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