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為食品小作坊產品檢驗項目立標準定規矩 福島核電站
陜西小吃眾多,為了進一步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陜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近出臺了《陜西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產品檢驗項目清單》,為食品小作坊產品檢驗項目立標準定規矩,有效保障小作坊產品的質量安全,為小作坊從業者節省了開支。
陜西省各級食品藥品監督部門在開展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和攤販綜合治理和監管過程中發現,部分小作坊食品沒有產品標準,檢驗機構無法確定檢驗項目。有產品標準的小作坊食品檢驗項目較多,如按標準做全項檢驗會導致檢驗費用高,檢驗周期長,小作坊從業人員積極性不高。
為進一步規范明確食品小作坊產品檢驗項目,統一檢驗尺度,陜西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按照《陜西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及攤販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組織相關部門和專家起草制訂了《清單》。在《清單》里記者看到,包括涼皮、掛面、燒雞、醬牛肉等品種在內的17大類31個品種,從檢驗項目、樣品數量、檢測依據、檢測方法以及檢驗項目參考費用等都予以明確,并對陜西省具有地方特色的63種食品小作坊產品依據其工藝流程和生產條件進行整理匯總,按照小作坊許可目錄進行了分類,便于生產加工陜西特色食品的小作坊在產品檢驗檢測時有章可循。既有效保障小作坊產品的質量安全,又為小作坊從業者節省了開支。
《清單》彌補了之前小作坊產品檢驗檢測的空白,一經出臺,便受到了基層監管人員和廣大小作坊從業者的“青睞”。記者從陜西一家涼皮店了解到,按照《清單》估算,這家涼皮店的檢測費用比過去至少節省500多元。這家店主認為,“檢測花錢少了,有檢測報告自己心里也踏實,給別人銷售時也有底氣。”
陜西基層食品藥品監管工作人員表示,清單進一步明確了食品小作坊產品檢驗項目,統一了檢驗標準,不僅為監管部門在日常工作中提供了技術依據,保障了小作坊產品的質量安全,便于小作坊從業者了解和掌握相關技術檢測要求,有效解決了基層監管部門在監管中遇到的大難題。《清單》的出臺使食品小作坊的監管制度更加規范完善,為依法監管小作坊食品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