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自貿區即將揭牌 如廁時公廁垮塌
昨日,從陜西省商務廳了解到,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自貿區)籌備工作已進入尾聲,近期即將揭牌。
陜西自貿區怎么建設?昨日,省商務廳副廳長、中國(陜西)自貿區籌建工作負責人李生榮介紹了籌建情況。他表示,中國(陜西)自貿區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等待相關流程完成、得到最終批復后即將揭牌。據了解,去年8月陜西自貿區獲批。9月,省政府決定由省商務廳負責我省自貿區的籌備工作。形成總體方案(初稿)后,去年11月底,自貿辦赴北京集中對接總體方案(送審稿),省商務廳組織工作人員編制自貿區總體方案。據了解,目前確定了三大片區,相關區域范圍仍有待最終批復為準。
按照目前設計,方案的亮點在于行政審批改革和“放管服”創新。“放”包含簡政放權,即將發布的新版自貿區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將現有122項準入特別管理措施大幅縮減至93項。目前我省48個省級部門共有行政許可項目363項,本次共下放省級審批行政職權217項、市級103項到自貿區各片區相關管委會;“管”是健全信用體系,包含放管結合,體現事中事后監管;“服”是堅持優化服務,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比如一口受理綜合審批、設置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走出去”一站式服務平臺等。此外,還將深化金融領域改革,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總體方案包含推動金融制度創新、增強金融服務功能,構建金融風險防控體系,探索“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等。
專家點評
深度開放對標福建吸引跨國公司
李生榮表示,陜西此前已學習了其他自貿區的先進經驗,對標先進做法、通過高標準設計探索全新的“放管服”體系,按照方案批復,聯合園區,通過咨詢機構評估進行案例探索,通過創新模式做出可復制的經驗和方案。比如,建設三大金融開拓領域,設立中外合作基金,設立資產證券化轉化平臺等。他建議,陜西自貿區建設其實可以對標福建,因為兩個省份在經濟、人口上有很多相似之處,而且都是絲路起點省份,目前差距就在開放指標還不夠,所以建議陜西推進開放程度,重點吸引跨國公司進駐或開展合作,因為跨國公司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標桿之一。
陜西省決咨委委員、西安郵電大學經管學院院長張鴻教授對分析,作為西北內陸省份,陜西這些年借助西安高新區、國際港務區、西咸新區等,已積累了豐富的改革和開放經驗,以這些為基礎組建陜西自貿區,能充分利用既有優勢,成為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先鋒,借助自貿區更好地發揮自身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在商貿和物流領域有更大突破。他建議加強與“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福建省的合作,不斷進行經貿合作模式創新,打通合作通道,讓陜西在東西雙向開放中獲得更大發展。
西北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盧山冰教授對分析,作為“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重要樞紐和“向西開放”的戰略前沿,陜西在航空航天、商貿物流、文化旅游、能源金融等方面優勢突出,自貿區正式開放后一系列優惠政策將帶動相關產業快速發展,四大產業將迎來新機遇,有利于產業轉型升級和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為經濟升級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