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年底,陜西省委從延安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等5所高校中選派在職領導干部,分別到西安培華學院、西安翻譯學院等5所民辦高校擔任黨委書記。加上2015年為西安外事學院和西京學院選派的2名黨委書記,截至目前,陜西省已委任7位在職領導干部任民辦高校黨委書記。 “在民辦高校成立黨組織,是學校自身的迫切需求。學校來了新書記,思想政治工作有了主心骨!”西安外事學院創(chuàng)辦人、董事長黃藤對記者說,“黨委在宏觀上可以為學校把握住發(fā)展方向,微觀上可以讓老師、學生更有凝聚力,提高辦學水平。” 成立于1992年的西安外事學院,在校學生有2萬余人。談起2015年上級黨委為民辦本科高校委派黨委書記的做法,黃藤深有感觸地說:“以前講民辦高校、公辦高校在政治上是平等的,但在組織上一直沒有落實。現(xiàn)在上級黨委為民辦高校派來黨委書記,是省委、省政府對民辦高校的重視和支持與公辦學校一樣落到了實處。” 被派到西安外事學院擔任黨委書記的孫黎明,在西安多所公辦高校擔任過領導職務。他說:“一個好的民辦學校的黨委書記,必須既是政治家,又是教育家。” “孫書記強調(diào)黨委要為民辦院校發(fā)展發(fā)揮實質(zhì)作用,現(xiàn)在凡是學校重大的事項,黨委一定參與。”西安外事學院教務與學生工作部部長羅相杰說,現(xiàn)在黨的工作已和學校的教學活動緊密結(jié)合起來,如討論學校“十三五”規(guī)劃時,黨委就組織人員對規(guī)劃進行調(diào)研,從黨的立場出發(fā),提出修改意見。 黃藤說,新的黨委書記提高了學校的辦學水平和眼界,加深了黨和政府對民辦高校的支持力度。2016年,孫黎明幫助排演的學院版話劇《白鹿原》在全國進行了巡演,引起轟動。他在全校推動的“黨建+書院”,更是有效地使黨建工作深入學生生活。 “黨建+書院”,是以學生黨員為骨干,在學生宿舍大樓里建黨支部,把學生的“8小時”外管理起來,融入社團、讀書和黨的組織生活中來。黨建和學生的平時生活就有了密切的聯(lián)系,積極申請入黨、向黨組織靠攏的學生越來越多。 2016年10月入黨的西安外事學院大三學生楊焱凱說:“2016年我們黨員牽頭在書院組織的‘宿舍logo創(chuàng)意大賽’,受到同學們的熱烈追捧,書院已成了大家不可或缺的地方。” 西安外事學院思想政治教學科研部講師孔穎介紹說,孫黎明特別重視學校的思想政治課,不僅對課堂內(nèi)容把關(guān),還強調(diào)創(chuàng)新授課方式。2016年,孔穎嘗試了思想政治課的“反轉(zhuǎn)課堂”課改試驗,先讓學生每10人一組進行研究性學習,讓學生自己講互相評,之后再由老師點評主講。通過師生互動,學生上思想政治課的活躍性得到了提高,對黨的理論理解更加深刻。 讓廣大教職員工感到溫馨的是,新的黨委書記還很重視教職員工的利益。目前,學校監(jiān)事會80%的人員是黨員,新書記依靠監(jiān)事會和工會的力量,要求學校董事會尊重教職員工的合法權(quán)益,確保職工福利和組織活動,幫助學校董事會理順與教職工的關(guān)系,創(chuàng)建了良好的工作生活氛圍。 據(jù)了解,陜西民辦高校20.8萬名在校生占全省高校在校生的14%,西京學院等6所民辦高校在校生規(guī)模均超萬人。為進一步加強民辦本科高校黨建工作,陜西省委高教工委、省教育廳決定選派公辦高校的領導到民辦本科高校任職黨委書記(督導專員),他們不轉(zhuǎn)工資和行政關(guān)系,不在任職的民辦高校領取薪酬補貼。 陜西省委高教工委組織部副調(diào)研員劉萬斌對記者說,目前派到民辦高校的黨委書記都受到了學校師生的熱烈歡迎,他們?yōu)槊褶k高校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提供了政治和組織保障。今后他們將派出更多優(yōu)秀的黨委書記,到全省民辦高校中去加強黨的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