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第六環保督察組在陜西省為期一月的進駐工作中,以“三嚴三實”的工作作風和嚴肅認真的態度開展督察工作。在組織召開溝通會、動員會、匯報會之后,督察組先后與30位省級領導和有關省直部門負責人進行個別談話,走訪問詢相關省直部門和所有市(區),專項問詢有關單位業務負責人76批380余人,加班加點調閱各類資料36批次421項14568份。接聽我省群眾投訴電話1853個,收到來信381封,梳理轉辦我省環境信訪問題1309件。所有信訪問題當日受理,當日轉辦,形成了對環境問題快查快辦、立查立辦、邊督邊改、上行下效的良好態勢和氛圍。 隨著案件辦結數量不斷增加,不僅群眾反映的環保問題解決速度在加快,追責力度也不斷加大,一大批涉及人員被查究問責。督察進駐結束后,陜西省持續開展整改工作。統計顯示,截至1月6日,1309個環境信訪問題全部辦結。全省取締關閉企業222家,責令整改834家,立案處罰363家,罰款2626萬余元,約談492人,問責938人,司法立案20件,行政拘留20人,刑事拘留6人。短短30余天,中央環保督察讓“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原則落地有聲,環境保護屬地管理責任更加落實,部門協同監管責任更加有效,群眾環境意識更加提升,讓政府、企業、社會共同感受到“環保風暴”的壓力、責任和效果。 現場督辦:黨政同責抓落實 “對環保督察中發現和群眾反映的問題,要認真及時解決,跟蹤督促檢查,切實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結果,給中央督察組和社會、群眾交出滿意答卷。” “各級各部門務必高度重視,立知立改,依法督察問責,嚴懲環境違法行為,給老百姓一個滿意的答復。” 省委書記婁勤儉、省長胡和平就做好中央環保督察整改作出專門批示,并深入市縣有關單位檢查調研。 為配合做好中央第六環保督察組在我省期間交辦有關環境保護問題的督辦工作,省委、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對涉及多部門職能的問題,明確省級牽頭部門,指導責任主體整改并協調解決整改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6個現場督辦組隨即奔赴全省各地,對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環境信訪問題查辦情況進行現場督辦。 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率先垂范下,我省各市、縣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也積極帶頭,到現場督辦解決環境問題。不少地方還舉一反三,進一步在監管上找盲區,查漏洞,在執行上找短板,查不足,進一步夯實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特別是強化網格化監管的責任,使生態環境保護真正成為各級各部門、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全體成員的行為自覺。 西安市堅持以環保督察為契機,以問題為導向,重點盯住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影響惡劣的突出環境問題,持續強化各類環境污染問題的整改力度。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堅持每天審閱中央環保督察組轉辦的投訴舉報件和辦結報告,并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加強常態化監督,經常開展“回頭看”和“再督查”,嚴防問題回潮反復。 咸陽市以“零容忍”態度,加大開展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清理整頓力度,成立了環境保護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清理整頓工作領導小組,向整改工作緩慢的12個縣市區黨政一把手發出清理整頓任務交辦單、提醒函,把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清理整頓工作納入年度市縣目標責任制考核,對完成進度緩慢、落實不力的市區實施通報、約談。 渭南市要求把“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作為核心,對照全市《環境問題整改任務清單》,主動查找不足,嚴肅問責追責,逐項制訂方案,促進整改落實。提出了具體問題整改不到位不放過,沒有舉一反三組織整改不放過,長效機制建設不落實不放過,環境執法不嚴格不放過,環境質量不改善不放過的整改目標。 “現在辦文件不僅要看我們行業的文件落實好了沒有,還要認真對照環境保護的相關規定,看是不是做到位了,稍有疏忽,就可能面臨追責。”一些與環保工作相關部門的同志接受專項問詢后這樣說,感到壓力很大,真正有“紅紅臉、出出汗”的感覺。 嚴肅問責:確保件件有回音 環境問題無小事。霧霾天氣、污水亂排、垃圾不當處理等環境問題,牽動著群眾的神經。陜西各級黨委、政府積極回應公眾的熱切期待,借助這次環保督察,對群眾投訴的各類環保問題嚴肅處理,做到件件有回音。 隨著冬季取暖季的到來,霧霾問題再次困擾關中地區,成為此次環保督察公眾最為關注的環境問題。汽車尾氣、工業廢氣、燃煤煙氣、揚塵……每一個不受監管的排放,都會給已經飽受負荷的大氣帶來不堪承受的壓力,成為霧霾形成的一個“幫兇”。在此次環保督察過程中,無論投訴對象大小,只要一經核實,就會受到嚴厲懲罰,從而在大氣污染監管上形成高壓態勢,讓政府、企業、個人緊繃環保這根“弦”。 在不斷加快的城鎮化進程中,隨著工業污水、生活污水、農業面源污染的增多,水污染成為一個地方提升競爭力必須高度關注并重視解決的問題。在此次中央環保督察中,生活污水及黑作坊臭水亂排、工業廢水偷排等水污染,是社會公眾反映和投訴的又一類重點問題。通過此次環保督察,我省將治水行動細化到每一個環節,把壓力和責任傳導到每一個單位,也使陜西向實現防治水污染的目標更近了一步。 垃圾圍城、垃圾圍村是制約城鄉環境進一步提升的重要因素,據統計,我省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處置率僅為75%左右,每年約25%的固體廢物未做到無害化處置。在此次環保督察中,垃圾污染也是群眾投訴的熱點問題之一。在這次環保督察中,很多群眾投訴城市垃圾處理不及時,農村養殖糞便亂堆亂放,經查屬實的投訴已基本得到處理和解決。 雷厲風行的“問責風暴”給地方領導干部、政府工作人員帶來一次思想上的環保“洗禮”。同時,陜西還借環保督察之際,勇于暴露環境保護工作上的難點、盲點、疏忽點,對不作為、胡作為的行為不護短,問責到底,推動環保工作邁上新臺階。 有訴必果:社會各界給點贊 中央第六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我省展開環保督察工作期間,同時公開了舉報渠道,接受市民對環保問題的來電以及來信舉報。全省各地每天堅持政府網站、報紙、電視、廣播等媒體設立“環保督察”專欄的基礎上,公布中央環保督察組的值班電話和專門郵政信箱。同時,對中央第六環境保護督察組交辦的群眾舉報案件,“第一時間轉交”,“最快速度辦結”。督察期間,有多位群眾打來電話,對解決身邊環境問題表示感謝,對環保部門嚴查快辦的行動給予贊揚,廣大網友也高度關注并紛紛點贊。網友“風默言”說,“這次的環保督察組雷厲風行,贊一個!環境問題關乎健康,關乎可持續發展,希望這種力度要保持,也期待在整個督察期間辦理幾個大案,把百姓長期反映的大企業、重工企業的問題查一查,治一治。” 安康市紫陽縣瓦廟鎮有個魔芋加工廠,產生的污水沒有處理直接排放到河里。接到反映后,紫陽縣環保局立即依法責令該加工點停止生產,現場拆除了沉淀池,對排污管道進行了封堵。同時,對該魔芋加工點處以罰款10萬元。紫陽縣紀委對1名責任人給予黨內警告處分、1名責任人員誡勉談話。 咸陽市涇陽縣興隆鎮白王宗溝村3組西鑫鑫源建材有限公司在退耕還林的地里建有4個窯,白天停,晚上偷燒白灰,粉塵很大。針對以上違法行為,涇陽縣委、縣政府約談企業負責人,要求加大路面灑水保潔頻次,責令停止建設、恢復原狀,擬處以罰款126萬元。責令興隆鎮鎮長作書面檢查,對興隆鎮武裝部部長誡勉談話,對縣環境監察大隊環境監察員誡勉談話。 “現在,村里的垃圾場不僅臭味沒有了,相關部門還在垃圾場周圍種植了綠化帶,對每一輛進出的垃圾運輸車進行沖洗,還配備了專職的保潔人員,政府及相關部門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令人驚嘆。”談到村里環境的變化,西安市閻良區關山鎮康橋村村民王曉英高興地說。 環保督察是黨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大制度安排。這項制度督促地方黨委、政府履職盡責,對環境違法行為強力震懾,讓人民群眾對改善環境質量提升信心。我省產業結構重型化問題突出,關中城市大氣環境形勢嚴峻,渭河仍然有50公里左右水質污染較重,漢江水質保護壓力依然較大。這些問題,很難通過一次督察徹底解決。需要我們時刻保持清醒,抓住督察契機,放大督察效應,直擊突出問題,層層傳導壓力,上下通力協作,形成環保合力,我省改善環境質量的進程必將明顯加快。 “要以中央環保督察為契機,自上而下強化環境治理和生態建設,讓抓生態、抓環保在陜西追趕超越中真正成為新常態。”“環保督察是有階段的,但環保工作沒有階段。”省委書記婁勤儉、省長胡和平連續在幾次重要會議上這樣講。他們要求全省上下切實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屬地管理責任,切實解決好群眾反映突出的環境問題,推動我省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要加強環境保護常態化監管,強化環境保護目標責任考核,建立健全做好環保工作的長效機制,牢牢守好生態環保紅線,全力促進三秦大地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