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溫泉數居全國第六 已有兩處"中國溫泉之鄉" 陳錦華遺體火化 地熱能是指能夠為人類經濟開發和利用的地球內部的熱能資源,已廣泛應用于地熱發電、采暖、醫療洗浴、工業及農副業生產。日前,我國發布《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計劃2020年地熱能年利用量達到7000萬噸標準煤。 作為我國中低溫地下熱水資源較為豐富的省份之一,江西已發現溫泉96處,已開采地熱井38處,兩項數據均列全國第六位。 溫泉最高水溫83℃ 據介紹,江西主要以隆起斷裂型地熱資源為主,其中地熱水資源分布范圍較廣,分布于江西省11個設區市、57個縣(市、區)。 在具體地域上,江西省地熱資源總體呈現南多北少、西多東少的分布特點。贛州市地熱水資源最豐富,分布地熱區65處,主要在瑞金、尋烏、龍南、遂川等縣與鄰省交界線附近,包括溫泉49處,人工鉆探揭露16處,占江西省地熱資源的50.4%。宜春市地熱資源位居其次,分布地熱區20處,包括溫泉13處、人工鉆探揭露7處,占江西省的15.5%。 此外,贛北地熱能主要以溫泉為主,共有14處,主要分布在贛西北的星子、修水、武寧、銅鼓等縣。值得一提的是,修水縣白嶺溫泉高達83℃,成為江西省溫度最高的溫泉。而贛東北的地熱水資源較為貧乏,只有6處溫泉。 地熱資源帶火旅游 2010年12月,宜春市明月山溫湯鎮被列為首批中國溫泉之鄉;2016年12月,石城縣被列為中國溫泉之鄉。 面對豐富的地熱能資源,江西省近年來不斷加大力度進行勘探利用。截至目前,江西省共有地熱水探礦權122個。“十二五”期間,江西省共投入資金10092.33萬元,其中地方財政7575萬元、社會資金2517.33萬元,共完成鉆探3.7653萬米,提交可供開發利用的地熱水21處。此外,各地建成溫泉療養院所13處,直接利用溫泉建成供沐浴治病的簡易浴室或露天浴池達29處599個。 “我們在石城縣通天寨紅盆地下發現了優質地熱水,允許開采量1285立方米/天,水溫49.6℃,為石城縣申報國家地質公園和‘中國溫泉之鄉’提供了資源保障。”省國土資源廳地勘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地熱水的發現很好地促進了當地旅游業發展。2015年該縣接待游客233.6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8.439億元,占全縣GDP的20.33%,并被評為“江西旅游發展十佳縣”和“中國鄉村旅游創客示范基地”。 “還有奉新縣九仙湯溫泉水溫達64℃,允許開采量為2800立方米/天。由于水質優良,氟、硫、偏硅酸均達理療熱礦水標,并含有鋰、鍶等多種有益元素,江西省投資公司一期工程投資7億元進行開發,很好地促進了當地旅游和經濟發展。”上述負責人表示。 將擴大地熱尋找方向 記者了解到,我國《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中表示,到2020年,地熱供暖(制冷)面積累計將達到16億平方米。對此,省國土資源廳地勘處上述負責人表示,預計到2020年,江西淺層地熱供暖面積可達500萬平方米,只占全國總面積的0.31%。“總的來看,江西省地熱資源的利用還存在程度不高、途徑不廣、規模不大的特點,地熱資源綜合利用的潛力還很大。” 對于“十三五”期間的地熱勘探方向,該負責人表示,江西省主攻類型將是隆起斷裂對流型地熱和沉積盆地傳導型地熱,重點在幕阜山、九嶺山、武功山、諸廣山、南武夷、九連山等地熱區尋找斷裂帶型地熱水資源,并在盆地深部及邊緣斷裂帶尋找斷陷盆地地熱水。此外,還將部署開展昌九走廊淺層地溫能調查評價、清江盆地淺層地溫能調查評價、江西省中深層(干熱巖)地熱調查評價等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