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二屆人大七次會議在合肥的安徽大劇院開幕,安徽省代省長李國英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介紹,2016年,安徽保持了經濟平穩健康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預計全省生產總值2.4萬億元,增長8.7%。糧食產量實現十三年連續豐收。 ——經濟運行穩中向好。預計全省生產總值2.4萬億元,增長8.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萬億元,增長8.7%。糧食產量683.5億斤,實現“十三連豐”。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2%。財政收入增長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15%。 ——科技創新成果顯著。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國家批復,成為全國科技創新戰略布局的重大平臺。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由中國科技大學主導研制成功,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京滬干線”合肥——上海段順利開通,世界最薄0.15毫米信息顯示觸控玻璃實現量產。 ——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高新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5.5%和12%;服務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由39.1%提高到41%。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新登記注冊企業19.4萬戶,增長30%。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5%以上,pm2.5年均濃度下降3.4%,節能減排任務全面完成。 ——基礎設施建設實現重大突破。引江濟淮工程開工建設,合肥地鐵一號線開通運營,開啟了安徽地鐵時代。鄭徐客專安徽段、望東長江公路大橋等重大項目建成運營,新改建農村公路暢通工程3.5萬公里。 ——脫貧攻堅首戰告捷。103萬貧困人口脫貧,1077個貧困村出列,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全面勝利。成功抗擊長江流域僅次于1954年的大洪水,災后修復和水利薄弱環節建設全面展開,3.18萬水毀住房群眾全部搬進新居。 ——人民生活持續改善。預計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29100元和11700元,增長8.2%和8.3%。城鎮新增就業66.8萬人,登記失業率3.2%。建成各類保障性安居工程30.2萬套,又解決312.7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