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 打響中國平民教育發祥地品牌

作為農村基層黨組織,咱們要先學先悟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并結合村里情況發展特色產業,推動鄉村振興。”1月5日,在定州市東亭鎮翟城村黨支部辦公室里,翟城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米木申正在給黨員干部、村民代表宣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近來,翟城村掀起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熱潮,黨員干部群眾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助力鄉村振興。

米木申的這次宣講,除了帶領大家學習六中全會精神,也圍繞著村里的變化和未來發展展開熱烈討論。交流環節上,大家紛紛結合六中全會精神,談了自身工作的心得感悟,村子的發展方向也隨著交流的深入有了更加明確的答案——發展鄉村文化旅游。

翟城村歷史悠久、文化厚重、鄉賢輩出。1926年,世界平民教育運動之父晏陽初與一批志同道合的知識分子來到翟城村,開啟了長達10余年的鄉村教育實踐,晏陽初文化精神也深深烙印在了村民的心中,口口相傳。“對于我們翟城村民來說,把晏陽初老先生的平民教育理念發揚光大是我們的心頭大事。”米木申表示。

翟城村通過調換、租賃等方式,盤活利用晏陽初故居周邊閑置宅基地15處,投資120萬元修繕晏陽初故居、晏陽初展覽館、女子學校舊址、平教會舊址等,建成占地8000平方米的晏陽初歷史文化街區,打造成鄉村文化旅游的新典范。

翟城村將繼續以宅基地改革為契機,擴大晏陽初歷史文化街區規模,打造翟城村史館、村公所舊址、米迪剛故居。

明確了發展方向,整村全部按照景區標準打造。米木申表示,以翟城中學舊址為基礎,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四史”宣傳教育,將著重打造“四史”宣傳教育培訓基地、新型農民培訓基地、晏陽初平教文化研學基地。

為了更好地宣揚晏陽初文化,講好晏陽初故事,翟城村還投資15萬元建設了晏陽初文化口袋公園,利用平教大道兩側500多平方米墻體,打造成具有鮮明文化特色的人文景觀,成為鄉村振興中的文化亮點。

與此同時,翟城村實施村莊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建立村莊清潔長效機制,實施廁所改造工程,進行農村住房節能改造……村容村貌實現大變樣。

村莊美了,生活環境好了,老百姓的“精氣神”也提起來了。

“作為村里的老人,我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也會發揮余熱,將黨的‘好聲音’傳播得更廣。”黨員米金木表示。

“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緊緊把握晏陽初平民教育精神這一文化元素,讓文化資源活起來,鄉村產業強起來,村莊環境美起來,農民群眾富起來。”宣講結束后的米木申心情激動,對村莊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我鎮也將繼續以省級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為契機,深入挖掘翟城村的晏陽初‘定縣試驗’歷史文化資源,打響中國平民教育發祥地品牌,打造鄉村振興中的‘定州樣板’。”東亭鎮黨委副書記賀青表示。(趙紳光 實習生 李沛涵)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