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寧波海洋經濟總產值達5384.3億元 占全市比重13.5%

寧波海洋發展有了新藍圖。未來五年,我市如何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近日,寧波市政府印發《寧波市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據統計,2020年,全市海洋經濟總產值達到5384.3億元,實現海洋生產總值1674億元,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13.5%,占全省海洋生產總值比重約為18%。

《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格局地位初步確定。其中,海洋經濟實力位居前列,力爭全市海洋生產總值突破3200億元,占全省海洋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5%;世界一流強港基本建成,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達到13億噸,穩居全球第一,集裝箱吞吐量達到3500萬標箱,穩居全球前三;海洋科創能力大幅提升,爭取新建1家海洋國家重點實驗室,省級以上涉海企業工程(技術)中心達到25個以上;海洋旅游中心率先形成,力爭建成3個省級以上海島公園和濕地公園、10個海洋旅游主題風景區和運動中心、10條以上海洋生態旅游線路;海洋綜合治理成為標桿,海洋綜合管理改革和數字化走在全國前列,初步實現海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規劃》表明,“十四五”期間,我市將繼續發揮海洋經濟優勢,構建“一城、三灣、六片、四向”的陸海統籌海洋經濟發展新格局。具體為:“一城”引領,全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三灣”協同,統籌推進杭州灣、象山港、三門灣協同發展,促進港產城融合發展;“六片”支撐,高起點打造前灣片區、鎮海片區、北侖片區、象山港片區、象東片區、南灣片區六大海洋經濟重點片區,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海洋產業集群;“四向”輻射,強化“滬甬北向”“沿江西向”“義甬舟西南向”“沿海南向”四個方向聯動發展。

據了解,“十四五”期間,為推進落實海洋經濟發展,我市將采取7項工作舉措:全力建設一流強港,增強海洋科技創新能力,做大做強現代海洋產業,保護海洋藍色家園,擴大海洋合作交流,提升海洋綜合治理能力,完善海洋經濟“四個重大”支撐體系,即推動寧波舟山港一體化2.0、海洋資源配置市場化等重大改革,打造寧波國家級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前灣新區、寧波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示范區等重大平臺,創新一批海洋經濟重大政策,謀劃建設一批海洋經濟引領性重大項目,形成一批走在前列的海洋強市建設亮點。( 謝斌)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