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美食節開幕 以食為媒促進美食消費

鹽水鴨、鴨血粉絲、柴火餛飩、牛肉鍋貼……充滿火氣的寶藏美食,是專屬于南京的“舌尖記憶”,一筷一勺里的咸辣酸甜,是讓人心心念念、回味無窮的南京味道。

11月12日,2021中國南京(秋季)美食節在老門東拉開帷幕,這場聯動全城的“美食盛宴”,通過直播推介、美食特惠、達人探店等系列活動,讓更多人品味金陵美食,愛上南京味道。

以食為媒,促進美食消費,傳揚城市美名。“這一口”,藏著大文章。

387.4億元!前三季度餐飲消費同比增長24.1%

開胃前菜,先來一盤“舌尖上的大數據”——

南京美食餐飲消費人群“女重男輕”:“女吃貨”占比62.4%,“男吃貨”占比37.6%;

80后、90后、00后,領銜餐飲消費“主力軍”:18—40歲的中青年群體占比高達89%,其中24歲—30歲、31歲—40歲兩個年齡段分別占比39%、34%;

南京人喜甜也愛辣,口味多元兼容:江浙菜、川菜、粵菜,占據南京人的美食菜單前三名,四到六位依次是徽菜、湘菜和東北菜……

南京人愛吃美食,也愛分享美食。美食節開幕現場發布的《2021年度抖音南京餐飲報告》,通過臺大數據繪出了一本“南京美食圖譜”。

今年,南京美食圈什么福利最火?答案當然是“消費券”。

中秋、國慶雙節期間,我市分三輪發放了總額5000萬元的南京消費券,精準聚焦商超和餐飲兩大高頻消費場景,共撬動交易金額4.5億元。其中,餐飲對全市消費的拉動作用尤為明顯。

吃、住、行、游、購、娛——今年4月,我市發布《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計劃),“聚焦六大場景”中的第一項便是“美食”。

來自市商務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9月,我市餐飲業累計實現營業額387.4億元,同比增長24.1%。

線上“種草”線下打卡,美食達人為商家引流帶客

移動互聯網時代,線上“種草”、線下打卡,正在成為吃貨尋訪美食、商家營銷引流的常規操作。

本屆美食節推出了“線下打卡+線上直播”的新玩法,30多位網紅美食達人視頻打卡全城的美食店鋪,為餐飲商戶引流帶客、促進消費。

在抖音臺,美食達人賬號“王老虎下館子”擁有50多萬粉絲。這次美食節,“王老虎”剛剛探訪過老字號咸亨酒店,接下來還會重點打卡老門東和小西湖一帶的寶藏美食。

“抖音已經成為餐飲美食宣傳推廣的一個重要陣地,尤其對于一些新店來說,迅速獲得流量才能第一時間搶占市場。”“王老虎”告訴記者,一家新落戶南京的包子鋪,經過抖音美食達人推廣后,短短數月就成了“網紅店”,現在門外每天都排起長隊。

今年1—9月,抖音臺發布的打卡南京美食視頻超過110萬,傳播分享等互動量超過9300萬次,#南京美食#視頻播放量達17.4億次。

品質化特色化發展,精致范美食叫響“南京味道”

打開南京的“美食地圖”,數萬家大小餐飲店遍布全城,既有火氣的市井風味,也不乏精致范的品質餐廳。

外地排隊一小時起步的“國民點心鋪”廣蓮申,在南京首店推出的限定款鴨脯叉燒包、鴨油燒餅供不應求;火遍上海的芝士蛋糕KUMOKUMO江蘇首店落戶新百負一層,排隊買蛋糕成了“新常態”;9月首進南京的粵菜餐廳“蝴蝶里”,一道招牌手撕乳鴿引來眾多美食達人排隊品嘗……

自帶流量與圈粉效應的“首店經濟”,正在成為餐飲商家吸引客流、拉動消費的新法寶。在南京,無論是大商圈還是小市口,預約、排隊、等號,已然成了打卡網紅美食的“必修課”。

11月13日下午4點半,一條長度超3米、重達300斤的藍鰭金槍魚亮相龍湖河西天街北中庭,引來大批市民圍觀。這場由海鮮自助餐廳打造的“開魚大秀”,給食客們帶來了一場視覺與味覺的雙重盛宴。

今年9月,新開業的龍湖河西天街首店薈萃,260余家店鋪中,15%是南京首店,40%是區域首店,前來嘗鮮的市民絡繹不絕。商場開業四天迎客33.2萬,蝴蝶里、高老九、九鍋一堂、姜虎東白丁等餐飲品牌營業額紛紛突破全國、區域、南京紀錄。

《計劃》提出,推動南京餐飲業提升檔次,支持本地餐飲企業入選米其林、黑珍珠等國內外餐飲榜單。

引進首店、創新場景、研發菜品、升級服務……在南京,餐飲消費的場景、業態不斷推陳出新,品質化、特色化的菜品與服務,不僅征服了各路老餮的挑剔味蕾,也讓“南京味道”成為傳揚四海的城市名片。

今年8月,被譽為“中國版米其林”的美食榜單——2022年度“黑珍珠餐廳指南”公布入圍名單,南京共有16家餐廳上榜,吃貨小伙伴們的打卡表又添新坐標。

研發菜品創新運營,三家寧企躋身全國正餐三十強

前不久,中國飯店協會發布《2021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大惠企業、古南都、小廚娘三家南京餐企入圍“2021中國正餐企業排行榜TOP50”,分別排名第9、19和29名。

《計劃》提出以菜品、技術、運營、模式創新,構建餐飲業發展新引擎。面對多元多變的食客口味、持續增長的外賣市場,南京本土餐企也在積極轉型升級。

在小廚娘用過餐的顧客會發現,餐廳里有兩本菜單,一本是固定的主菜單,另一本則是體現淮揚菜“不時不食”理念、隨時更換的“四季菜單”。

江蘇小廚娘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運營總經理李紅霞介紹,小廚娘有一個“產品研發中心”,根據時令特點、消費者的口味偏好等,定期開發新菜品。比如,一道小籠包,一年四季都有新花樣:春天做菊葉小籠包,夏天推出龍蝦小籠包,秋天換成蟹黃小籠包,冬天制作細沙包。

“創新研發的菜品大都比較受歡迎,比如秋冬季的醉蟹,去年在南京銷量有20萬只。”李紅霞告訴記者,為了保證各門店的口味保持一致,各式菜品都是從中央廚房預加工后統一配送到各家門店。

除了研發菜品和創新運營,小廚娘也在大力發展線上外賣和訂餐服務。目前,銷量好的門店均每天外賣訂單達300單。年來,公司發展迅猛,在南京的小廚娘淮揚菜門店已達到35家,成為南京餐飲企業的標桿。(朱凱 黃琳燕)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