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護河神器’ 水面垃圾清理更及時更干凈了

一只形似空頂帽的機器浮在水面上,隨著圈內設備不停上下“運動”,河面垃圾便被“吃”了進去。記者9月7日從蘇州市吳中區金庭鎮河長辦了解到,在金庭鎮雙慶河、明灣江河道里的兩臺“水面垃圾自動收集器”已持續工作近3個月,大大減輕河道保潔員的工作壓力同時,讓河道管護更高效。據悉,這也是蘇州首批河道管護“神器”。

雙慶河周邊樹木較多,造成大量枯葉等漂浮物。明灣江河則位于蘇州市吳中區金庭鎮景區內,人為造成的水面垃圾較多。傳統的人工打撈對作業人員難以有效監管,細微顆粒不能高效收集。今年6月初,金庭鎮河長辦創新河道管護機制,引進“水面垃圾自動收集器”,實現人機結合,聯動治水。據了解,這套“護河神器”由外筒(浮體式)、內筒(呼吸裝置及垃圾集中收集裝置)、動力裝置、自動控制裝置、附加功能裝置等組成。它利用流體力學、自動控制技術、智能環保技術等學科多項耦合,實現表面漂浮物的連續力學傳遞和定向移動,進而實現漂浮物的快速收集。

“有了‘護河神器’,水面垃圾清理更及時、更干凈了。”蘇州市吳中區金庭鎮河長辦副主任馬立琴說,“水面垃圾自動收集器”可清理水草、樹葉等常見垃圾,也可吸收油污、柳絮、藍藻、浮萍等細小漂浮物,能夠承擔周邊50平方米左右的水域保潔工作。當垃圾收滿一筐時,機器便停止運行,并向保潔員發送提醒信息。附近的保潔員接到信息后會立即趕到現場,將垃圾及時清出。馬立琴說,經過測試,“水面垃圾自動收集器”可在水中持續長時間運行。兩臺設備于每天上午7時至下午5時運行,每3個小時就能收滿一筐垃圾。“一天下來,一臺設備能收60公斤的水面垃圾,大大降低了河道保潔的人工成本,同時還能達到長效保潔的效果。”馬立琴說。記者在現場看到,隨著“神器”的投入使用,雙慶河和明灣江河河道感官提升明顯,只見河面在明媚的陽光下波光粼粼,河水清澈透亮,成群的小魚兒在水草間游弋,潔凈的河岸邊綠樹成蔭,形成了一道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風景線。

這是吳中區全面建立并完善區、鎮、村三級河長工作體系管護境內河湖、助力太湖生態島建設取得良好效果的一個縮影。金庭鎮西山島2019年底就被列入蘇州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據蘇州市吳中區河長辦方面消息,為配合太湖生態島建設,吳中區目前已全面建成區、鎮、村三級河長工作體系,制定并印發河長會議、工作督察、考核問責等多項工作制度,樹立區級河(湖)長公示牌3塊,鎮級河長公示牌8塊,村級河長制公示牌148塊,構建起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河長制網絡體系。根據市河長辦相關文件要求,金庭鎮127條河道156塊鎮村級河長制公示牌版面全部完成更新。生態美麗河湖建設方面,根據5年生態美麗河湖行動計劃,金庭鎮以生態河道為基礎,為實現防洪標準率、水功能區、清淤完成率、改造護岸生態化達標率100%,計劃完成20項指標達標的生態美麗河道建設,今年將完成消夏江、明月灣江、頭陀江等4條建設任務,目前消夏江正在施工建設中。(惠玉蘭)

關鍵詞: 設備 清理 完善 生態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