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完善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誠信體系建設

湖北宜昌首創房地產經紀誠信“身份證”,安徽合肥建立住房租賃企業信用檔案,廣西創新建筑市場監管模式……守信激勵、失信懲戒,全國多地推出創新監管舉措,完善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誠信體系建設,積極引導行業規范發展。

誠信是一把標尺,丈量著住建市場主體行為準則。2021年3月15日,宜昌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首創推出房地產經紀電子誠信身份證——“房信碼”,首批111家房地產經紀機構、225名經紀人“亮碼上崗”。

以往專項整治是從“供給端”進行正本清源,而“房信碼”是從“需求端”開展制度創新,用最直觀的辦法實現委托代理機構和人員的精準選擇。

“以‘房信碼’為抓手,將拒絕納入誠信平臺監管、不提供‘房信碼’誠信服務的房地產經紀機構納入重點監管范圍,對情節嚴重者實施聯合懲戒,將拒不整改到位的堅決清理出市場。”宜昌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說。

在房地產租賃市場,某些住房租賃中介機構存在違規收費、威脅恐嚇承租人、惡意克扣押金租金等違法違規行為,嚴重侵害了群眾利益。為規范住房租賃企業行為,安徽合肥建立了住房租賃企業信用檔案。2020年5月,合肥出臺《合肥市住房租賃企業信用信息管理辦法(試行)》,建立住房租賃企業信用檔案,并定期公開發布,供公眾查詢使用。

辦法規定,對于信用等級A級以上企業,實施中央財政獎補激勵;對信用等級低的企業,實施信用警告和信用懲戒,引導行業規范有序發展。據了解,目前,合肥已完成2020年度住房租賃企業信用等級評定,在108家住房租賃企業中,確定A級以上企業11家,B級企業26家。

惡意競標、強攬工程、貪污腐敗……一系列突出問題擾亂建筑市場秩序。2020年6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關于開展工程建設行業專項整治的通知》,地方各級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聚焦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建設領域惡意競標、強攬工程、轉包、違法分包、貪污腐敗等突出問題,有序開展專項整治工作。

江西建立完善建筑市場各方主體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河南建立省建設工程消防技術服務機構陽光服務平臺;廣東推動建立建設類企業、機構、人員誠信檔案;廣西創新建筑市場監管模式,建筑市場邁入誠信監管時代。

廣西在“廣西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一體化平臺”開通了廣西建筑業企業誠信綜合評價系統。通過“開標讀取身份證、中標鎖定身份證”以及誠信評價等措施,將企業在平臺錄入的信息作為市場經營依據。

據了解,廣西將建筑企業誠信分與招投標掛鉤,并作為招投標中企業綜合評分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建筑企業在市場經營中出現資質掛靠、圍標串標等“三包一靠”違法違規行為,未按合同規定履約產生重大不良影響,存在拖欠農民工工資等行為時,將被扣減誠信分,嚴重的將被列入建筑市場“黑名單”。

“對施工企業、監理企業、檢測機構、招標代理共四類企業主體實施評價,評價結果立即在平臺顯示,提醒建筑企業時刻要遵守市場秩序,加強企業自身管理。”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說。目前,平臺實現了對在廣西開展業務的建筑企業誠信管理全覆蓋,錄入企業有10092家,人員超過55萬,誠信記錄7248條。

(記者 王優玲)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