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熊貓債制度規則逐步完善 市場功能不斷提升

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近日發布兩項指引,將進一步促進熊貓債業務規范化發展,提升銀行間市場開放水平,樹立中國債券市場的良好形象。

此次發布的《外國政府類機構和國際開發機構債券業務指引(試行)》明確了外國政府類機構、國際開發機構發行熊貓債的相關內容,其核心制度安排主要涉及注冊發行流程、信息披露、中介機構要求等方面。而同時發布的《境外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業務指引(2020版)》主要在備案要求、注冊文件提交、信息披露要求等方面進行優化。

熊貓債,是指注冊地在境外的發行人在境內發行的以人民幣等貨幣計價的債券。我國熊貓債市場起步于2005年,并于2015年開始加速發展。

近年來,熊貓債制度規則逐步完善,發行人類型日益豐富,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市場功能不斷提升。境外發行人類型已涵蓋外國主權政府、國際開發機構、金融機構、非金融企業等各類型主體。

交易商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末,共有9家外國政府類機構以及4家國際開發機構在協會注冊熊貓債824.6億元,發行339.6億元。

近年來,在擴大金融業高水平開放的整體背景下,債券市場開放在“投資端”“融資端”和“中介端”同時發力,越來越多的境外機構參與我國債券市場投融資活動。

交易商協會方面表示,我國債券市場開放實踐經驗不斷豐富、制度保障更加健全,有望在促進我國金融市場改革發展、提升人民幣國際化水平等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記者 劉開雄)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