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AI抗疫正在發力

日前,旨在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新基建”正成為新的風口。作為成都“新基建”中人工智能的重要一極,3月16日記者在位于成都高新區的AI創新中心看到,該園區聚集了數十家人工智能企業和研發中心,他們充分利用自身人工智能的技術優勢,研發多項“黑科技”助力疫情智能化防控。

AI創新中心內一家產業研究院搭建的基于彈性切片的5G SA(獨立組網)智慧醫療專網,正應用于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該院在隔離病房率先啟用移動查房車,醫護人員只需將5G移動查房車推入隔離病房,醫生就能通過切片的5G網絡同醫護人員及病人進行高清視頻對話,詳細了解隔離區內病人狀態,對醫護人員進行遠程救護指導。

在抗疫后方,人工智能、5G等技術在交通智慧防疫、區域消毒、宣教等方面也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疫情期間,各城市地鐵及交通樞紐都要求乘客實名登記,且測量體溫后才能入站,由此便帶來地鐵入口在高峰期人群堆積的問題,造成防疫隱患。疫情發生后,AI創新中心一家創新企業第一時間組建研發團隊,在48小時內開發出“智惠行小助手”工具,實現非接觸式登記、實名信息倒查溯源等功能。同時,通過遠紅外溫度采集檢測+人臉識別(支持戴口罩人臉識別)+定位信息的交通防疫AI追蹤溯源系統,實現溫度檢測與身份識別關聯,將地鐵乘客平均入站時間由5分鐘降為5秒。

“我們將實名身份、健康信息、位置信息數據進行融合,通過人工智能+數據溯源+匹配檢索技術,實現‘實名實人、一人一檔一臉一證一溫’管控與全過程記錄,有效落實人員信息融合管控。”團隊研發人員介紹。

“戴上口罩,注意防范!”無人機在疫情期間成為各地防疫宣傳利器,大喇叭聲音從天而降,大片范圍內聽得一清二楚,宣教效果立竿見影。除了喊話宣傳,疫情也催生出無人機更多應用場景,像噴藥消殺、熱成像測溫等,都為疫情防控助力。“我們奮戰在鄉村街道,通過新技術把最新的防疫政策傳遞給每位鄉親,為的就是早日戰勝病毒,恢復正常和諧的生活。”某產業研究院無人機團隊成員劉東說。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