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宋宇晟
盧溝橋!盧溝橋!男兒墳墓在此橋!
最后關頭已臨到,犧牲到底不屈撓!
自衛應戰理氣壯,挺劍而起是今朝!
盧溝橋!盧溝橋!為國爭光在此橋!
——《盧溝橋歌》
這是作于“七七事變”之后的《盧溝橋歌》。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爆發。80年后,歌詞中透出的悲壯仍令人動容。
那一天發生了什么?
1931年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中國東三省后,相繼入侵上海,攻占熱河,進犯河北。1935年日本政府策劃華北五省自治陰謀失敗后,遂企圖以武力攻占北平、天津,奪取華北。到1936年,日軍已形成從東西北三面對北平的包圍態勢。1937年6月,日本駐豐臺的中國駐屯軍步兵旅第1團第3營頻繁進行軍事演習,伺機挑起事端。日軍對北平的進攻已箭在弦上。
1937年7月7日下午,駐豐臺日軍河邊正三旅團第一聯隊第三大隊第八中隊由中隊長清水節郎率領到達盧溝橋以北龍王廟附近。當晚,日軍冒雨在龍王廟、大瓦窯一帶實施演習。
當日深夜,日軍詭稱有一名士兵在演習時失蹤,要求進入盧溝橋東的宛平縣城搜查。宛平守軍國民革命軍第29軍拒絕了日軍的無理要求。日軍一面假意與中國方面交涉,一面抓緊部署戰斗。
冀察當局為了防止事態擴大,經與日方商議,雙方同意協同派員前往盧溝橋調查。此時,日方聲稱的“失蹤”士兵已歸隊,但隱而不報。7月8日5時左右,日軍突然發動炮擊。
中國守軍第37師第110旅第219團團長吉星文率部抵抗,同日軍展開拼殺,最終寡不敵眾。7月8日夜,中國軍隊反擊,奪回了曾被日軍占領的鐵路橋、龍王廟等陣地,軍心為之大振。
日軍受挫后,日本政府一面以“不擴大方針”和“就地解決”為幌子,一面卻發出動員密令,加緊侵略部署。11日,日本內閣發表《關于向華北派兵的政府聲明》。平津地區的日軍總兵力陡然增至10萬人。15日,日本新任中國駐屯軍司令官香月清司擬制了進攻平、津的作戰計劃。
中華民族奮起全面抗戰
“七七事變”發生后,7月8日,中共中央發出《中國共產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呼吁全中國同胞、政府與軍隊團結起來,筑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這一天,毛澤東與朱德、彭德懷、賀龍、林彪、劉伯承、徐向前又發表了《紅軍將領為日寇進攻華北致蔣委員長電》,要求實行全國總動員,保衛平津,保衛華北,收復失地。紅軍將士愿為國效命,以達保土衛國之目的。
還是這一天,毛澤東與朱德等又致電國民黨軍北平第29軍軍長宋哲元,天津第38師師長張自忠,張家口第143師師長劉汝明,保定第37師師長馮治安,請他們策勵全軍,為保衛平津而戰,為保衛華北而戰!紅軍戰士,義憤填膺,準備隨時調動,追隨貴軍,與日寇決一死戰!
7月11日,國民政府外交部正式發表聲明,指出“七七事變”“為日方有計劃有作用之行動,至為顯然”,“中國國策,對外在于維護和平,對內在于生產建設。舉凡中日間一切懸案,均愿本平等互惠之精神,以外交方式,謀和平之解決”。
17日,《中央日報》發表社論《和戰之最后關頭》,歷數“九一八”之后中國為東亞和平之大局、為改善中日關系所做的種種讓步,并表明“最近所發生之盧溝橋事變,顯為日方之故意尋釁,而我軍則于日本進攻時,不得不誓死抗拒外,從未以一矢相加,此可證明中國力求避免戰禍之初心,迄今無改”。
同日,蔣介石就“七七事變”發表談話,表明國民政府立場——“萬一真到了無可避免地最后關頭,我們當然只有犧牲,只有抗戰”。
中國學者普遍認為,“七七事變”如同“九一八事變”,是日本陰謀策劃的產物,它的發生絕非偶然。日本方面,雖然在戰后有能夠客觀看待歷史的學者,但仍有人回避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必然性。
80年過去了,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時至今日,日本仍有一些右翼學者歪曲歷史,否定戰爭侵略行為,極力撇清戰爭罪責。因此,對“七七事變”的紀念有更深層次的意義。
有評論指出,一些日本右翼學者仍堅持認為,日本是被迫卷入“盧溝橋事變”的,并污蔑中國共產黨挑起事端,糾纏于所謂“第一槍”問題,妄圖借此開脫罪責。
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教授白純日前撰文表示,日本右翼學者的翻案論調是日本實現政治野心的需要。日本政府放任右翼勢力的翻案論調,篡改歷史真相,將自己扮演成二戰的“受害者”,為謀求政治大國的野心服務。
文章稱,日本政界與右翼學者一直保持著密切的關系,政府制定的政策也迎合右翼勢力的需求。
事實上,對于類似的錯誤歷史認識,中國國內的控訴和國際的批評之聲亦不在少數。
作為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會長,童增從上世紀90年代就收集了許多戰爭受害者或他們遺屬的來信。這近萬封來信用大量的、無可辯駁的事實揭露和控訴了日軍所犯下的戰爭暴行。其中的證人有平頂山慘案的原告方素榮、無區別轟炸受害者高雄飛、遭日軍活體解剖中國人的后代王亦兵兄妹、南京大屠殺幸存者李秀英、“慰安婦”萬愛花、被擄勞工劉連仁等。
此后,一大批追求正義的志愿者,與童增一道踏上了對日民間索賠的漫漫長路。在鐵證如山的人證物證面前,日本法庭也不得不承認日本政府及加害企業的犯罪事實。
為了保存好這些受害者及遺屬的來信,也為了將它們作為日本侵華戰爭的罪證傳于后人,2014年,由美國華僑柴大定、曹贊文牽頭,以對日民間索賠聯合會團隊為主對這些原始信件進行掃描并數字化,最終由美國華僑基金會出資設立“一萬個正義的呼聲——童增書簡”網站。
而就在上月12日,聯合國人權事務特別報告員戴維•凱還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上發表報告,批評日本政府對教科書中有關“慰安婦”等問題施加影響,要求日本政府“勿介入歷史事件的解釋”。
2015年,美國康涅狄格大學教授亞歷克西•杜登曾組織國際知名史學家向安倍發出聯名公開信,敦促日本政府就“慰安婦”問題明確道歉。
他曾坦言,“我們的責任在于促進日本的公開討論,為今人和后人留下日本歷史的真正記錄”。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史研究所研究員汪朝光直言,不忘過去,才能更好地面向未來。“今天的紀念一方面是警示國人,怎么樣能夠屹立于世界,不讓當年的歷史重演。第二,也是提示我們,要把國家建設好。”(完)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協委員建議推動出臺《重慶市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高質量集聚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22-01-15
- 噴灑消毒劑2.9噸!鶴壁鶴山區對城區公共場所集中消殺2022-01-15
- 大慶兩會看檢察 | 漫看大慶檢察“高光”時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車不用再帶身份證了2022-01-15
- 從警前VS從警后,一同追憶那段“芳華”!2022-01-15
- 速看!福州這個路段出行有變2022-01-15
- 【長三角日報】紹興原市委書記馬衛光,任杭州市政協黨組書記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區發布關于在外人員返鄉有關事項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長春中院首次適用二審民事案件獨任制審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檢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辦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著最深的愛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實現訴訟費繳退費“線上辦” 傳統線下繳退費功能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響西安部分區縣蔬菜滯銷,亟需各方助力解決2022-01-15
- 恩施州6個重大交通運輸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32億元2022-01-15
- 【15號用】3崗招聘若干人!45歲以下可報!五險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國際科技合作助推湖南優勢領域提升國際競爭力2022-01-15
- 延安城區新增車位3100個 有效破解停車難2022-01-15
- 鴻星爾克入選2021年“誠信之星”!2022-01-15
- 菏澤農商行新興支行開展包片行政村信貸產品推介活動2022-01-15
- 鞏義市:黨員“雙報到”進社區 為民服務“不打烊”2022-01-15
- 廣東珠海1月15日新報告1例本土確診病例2022-01-15
- 大降價!阜陽即將啟動2022-01-15
- 北京專報丨國家衛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續發展,西安疫情進入收尾階段2022-01-15
- 陜西對符合解除隔離條件人員 落實后續7天居家健康監測措施2022-01-15
- 信陽消防聯合多部門 開展應急實戰演練2022-01-15
- 城西區:“紅色存折”讓社區志愿服務更有溫度2022-01-15
- 乘動車忘帶身份證 可開電子證明2022-01-15
- 陜西組建2400人的省級醫療團隊 支援本土確診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爾塔”與“奧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長 長沙清水塘北辰小學孩子“牽手”湘西娃2022-01-15